[发明专利]多通道脉冲宽度测量及数据传输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31734.8 | 申请日: | 202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0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朱银东;方泽莉;陈汉生;黄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3/0852 | 分类号: | H04L43/0852;H04L12/40;G01R29/02;G01K7/24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脉冲宽度 测量 数据传输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通道脉冲宽度测量及数据传输处理方法。本发明采用FreeRTOS系统,包括如下步骤:系统的每个通道完成捕获标志变量以及上升沿和下降沿的定时器值存储变量的创建和初始化,初始化变量完成后,开始定时进行脉冲测量;输入捕获定时器的中断回调函数,在定时器的中断回调函数里进行通道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同时发出CAN消息;接收CAN消息,并对接收到的CAN消息中的命令代码进行判断,并作对应处理;获取对应的二值信号量,开始通过电压计算温度,并回复读温度CAN消息。本发明具有稳定可靠,能够及时响应通信处理的效果,且无需额外增加硬件成本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通道脉冲宽度测量及数据传输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温度控制过程中MCU往往需要对多路风扇、加热条进行PWM控制,为了得到闭合反馈信号,往往需要将输出的PWM信号或者风扇测试的脉冲信号进行测量,基于MCU的测量往往是用定时器进行计数测量,但是当需要测量的通道较多时由于占用的系统定时器资源较多,当脉冲较快时会造成定时器功能异常,这时定时器异常往往造成时序紊乱,后续的控制盒通信都会出现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往往采用减少测量通道或者使用FPGA作为处理器进行处理。但存在的问题是,减少测量通道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MCU负担实现温度测量并运行,但是无法进行更全面的测量,使部分监控信号存在监控不到的情况;而采用FPGA作监控虽然可以实现这类多通道并行数据处理,但是在主控MCU上额外再增加一个FPGA芯片无疑增加了成本。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实现稳定可靠地进行多通道脉宽测量,并能及时响应通信处理效果,无需额外增加成本的测量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例如,申请号为CN201711099390.2的中国发明专利所述的多通道激光引信目标特征识别信号处理电路的实现方法,将FPGA芯片与TDC芯片集成,对多通道脉冲信号同时进行实时处理,测量反应目标特征的回波延时和脉宽;由FPGA芯片进行回波高速采样、时序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对TDC芯片进行参数配置和延时数据的传送;由TDC芯片进行延时测量,并将延时测量的数据传送至FPGA芯片。虽然基于全数字信号处理的集成设计方案,将回波延时测量、高速采样集成到数字信号处理电路中,能够同时对8个探测通道的回波脉冲进行高速采样,延时测量精度达±0.1ns,脉宽测量精度达±1ns。根据目标的延时和脉宽函数,拟合判据函数,对8个探测通道的回波的延时、脉宽组合进行筛选,识别目标特征,剔除无效干扰回波信号。但是其缺点在于,由于采用将FPGA芯片与TDC芯片集成,来对多通道脉冲信号同时进行实时处理,增加了硬件成本,不利于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目前针对多通道脉冲宽度测量采用减少测量通道或者使用FPGA作为处理器进行处理的方式,存在无法进行更全面的测量,使部分监控信号存在监控不到的情况以及会增加硬件成本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更加稳定可靠,能够及时响应通信处理的效果,且无需额外增加硬件成本的多通道脉冲宽度测量及数据传输处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多通道脉冲宽度测量及数据传输处理方法,采用FreeRTOS系统,所述FreeRTOS系统含有多个测量通道;包括如下步骤:
S1,系统的每个通道完成捕获标志变量以及上升沿和下降沿的定时器值存储变量的创建和初始化,初始化变量完成后,开始定时进行脉冲测量;
S2,输入捕获定时器的中断回调函数,在定时器的中断回调函数里进行通道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同时发出CAN消息;
S3,接收CAN消息,并对接收到的CAN消息中的命令代码进行判断,若命令代码为CAN命令则系统直接回复;若为需要耗时的命令代码,则中断中释放二值信号量,使任务中获取二值信号量,并在同步任务后开始执行耗时命令代码的处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