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化铟衬底的抛光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1419.5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5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杰;孙聂枫;王阳;李晓岚;史艳磊;邵会民;付莉杰;刘铮;孙同年;刘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29/02;B24B57/02;C25F3/3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化 衬底 抛光 工艺 | ||
1.一种磷化铟衬底的抛光工艺,基于磷化铟的抛光装置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电解槽(3)、借助阳极升降机构定位在电解槽(3)底部中心位置的阳极盘支撑杆(8)、铰接在阳极盘支撑杆(8)上端的阳极盘(7)、借助阴极升降机构定位在阳极盘(7)上方的阴极盘支撑杆(16)、设置在阴极盘支撑杆(16)下端的阴极盘(1)、借助阴极抛光布卡具(18)定位在阴极盘(1)下端面的抛光布(13)、借助连接机构设置在阳极盘(7)上的石墨电极板(9)、借助中间驱动机构设置在石墨电极板(9)上端面的游星轮(17)组、借助阳极抛光布卡具(11)定位在石墨电极板(9)和游星轮(17)之间的抛光布(13)、与中间驱动机构连接的阳极转动驱动机构、与阴极盘支撑杆(16)连接的阴极转动驱动机构以及借助导线分别与阳极盘支撑杆(8)和阴极盘支撑杆(16)的触点连接的抛光直流电源(20),所述阴极盘支撑杆(16)设有抛光液注入总成,在电解槽(3)内底部设置搅拌器(4);
所述抛光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① 将磷化铟衬底(5)装入游星轮(17)的衬底槽(17-1)中;
步骤② 借助阴极升降机构,使得定位在阴极盘(1)下端面的抛光布(13)与磷化铟衬底(5)接触,并使阴极盘(1)和石墨电极板(9)之间的抛光压力保持在40~400 g/cm2范围内;
步骤③ 通过抛光液注入总成,向电解槽(3)中注入电解液直至没过阴极盘(1);
步骤④ 借助阳极转动驱动机构和阴极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使得阴极盘(1)和石墨电极板(9)按着相反方向转动,同时通过抛光液注入总成开始注入抛光液;在阴极盘(1)和石墨电极板(9)转动2-3min后,启动搅拌器(4)、接通抛光直流电源(20)并打开电解液排出管(12)的截止阀;
步骤⑤ 在开始电化学机械抛光9-12min后,关闭抛光直流电源(20)、阳极转动驱动机构和阴极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借助阴极升降机构,分离阴极盘(1)和石墨电极板(9);再借助阳极升降机构,使得磷化铟衬底(5)位于电解液(6)液面以上,取出磷化铟衬底(5);
步骤⑥ 测试朝向阳极的磷化铟衬底(5)一面的粗糙度;当达不到要求的粗糙度,将磷化铟衬底(5)按原样放入衬底槽(17-1)中,重复步骤②、④和⑤;当达到要求的粗糙度时,反转磷化铟衬底(5)后放入衬底槽(17-1)中,重复步骤②、④和⑤;
步骤⑦ 当磷化铟衬底(5)两面抛光完毕后,停止抛光液注入总成注入抛光液和电解液,停止搅拌器(4)运动,排净电解液;
步骤⑧ 对达到抛光要求的磷化铟衬底(5)进行清洗、烘干、包装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铟衬底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阳极盘支撑杆(8)内的齿轮轴(21)、与齿轮轴(21)连接并定位在石墨电极板(9)中心轴位置的齿轮(2)以及借助固定卡具(14-1)定位在石墨电极板(9)上端面的内齿轮(14),所述游星轮(17)啮合在内齿轮(14)和齿轮(2)之间,所述齿轮轴(21)下端连接阳极转动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铟衬底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液注入总成包括设置在阴极盘支撑杆(16)中的抛光液注入主管(16-1)、与抛光液注入主管(16-1)连接且设置在阴极盘(1)内的抛光液注入支管(1-1)组,所述抛光液注入主管(16-1)的上端分别设有浆料管(16-2)和电解液注入管(16-3),定位在阴极盘(1)下端面的抛光布(13)上设有与抛光液注入支管(1-1)出口配合的送料孔(1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铟衬底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星轮(17)中设有衬底槽(17-1)组和导气孔(17-2)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铟衬底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电解槽(3)侧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带有截止阀的电解液排出管(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铟衬底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盘支撑杆(8)和阴极盘支撑杆(16)表层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陶瓷保护层和防酸漆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铟衬底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升降机构和阴极升降机构借助连接柱(31-2)与电解槽(3)连接;所述阴极升降机构包括借助连接柱(31-2)设置在电解槽(3)侧部的阴极导向柱(31)、借助阴极导向驱动(32)设置在阴极导向柱(31)上的阴极支撑台(32-1),所述阴极支撑台(32-1)与阴极盘支撑杆(16)连接;所述阳极升降机构包括借助底座(31-1)和连接柱(31-2)设置在电解槽(3)侧部下方的阳极导向柱(34)、借助阳极导向驱动(33)设置在阳极导向柱(34)上的阳极支撑台(33-1),所述阳极支撑台(33-1)与阳极盘支撑杆(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41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葵花籽油榨取方法
- 下一篇:镜头、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