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采集的非图像式进入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1407.2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3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彭竹云;沈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物资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16/23;G07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采集 图像 进入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采集的非图像式进入控制系统及方法,至少包括:进入控制装置、服务器和移动装置,进入控制装置和服务器通信,移动装置和服务器通信。进入控制装置能够接收并读取移动装置基于接收到的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控制信号向进入控制装置发送的特征信号,进入控制装置将提取特征信号并将提取到的特征码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按照能够基于自身数据库控制进入控制装置的方式接收特征码并基于特征码向进入控制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或第三控制信号。本发明能够通过大数据采集对自身的权限信息进行更新,本发明还能够对智慧城市的多个不同区域的进入控制装置进行统筹管理,实现临时车辆快速安全进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采集的非图像式进入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小区出入、大厦出入、图书馆、学校出入、地铁出入等门禁系统,还有车辆收费、电梯进入、特殊安全场合物品出入库等方面,为现代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目前常见的车辆进入控制系统大多数采用图像式识别系统,通过拍车牌进行车辆身份识别并根据身份识别内容依据相关扣费系统进行扣费。这样的方式不仅图像识别容易因为车牌号的沾污或缺损而导致识别失误造成扣费失败等问题,并且由于APP市场竞争的存在,多个地点可能存在多个扣费系统,需要车辆下载不同的APP进行注册绑定后才能够实现扣费。这样的方式不仅减慢车辆进出速度,并且车辆需要将自身隐私信息录入到多个系统中,隐私泄漏的风险增加。
电子车牌(Electron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 EVI)是基于物联网无源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细分、延伸及提高的一种应用。它的基本技术措施是:利用RFID高精度识别、高准确采集、高灵敏度的技术特点,在机动车辆上装有一枚电子车牌标签,将该RFID电子车牌作为车辆信息的载体,并由在通过装有经授权的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路段时,对各辆机动车电子车牌上的数据进行采集或写入,达到各类综合交通管理的目的。这样的识别方式弥补了数字车牌容易识别错误的缺陷,使得城市的车辆管理变得数字化智能化,并且车辆信息不能轻易更改,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使用车辆的安全性。但这样方式仍然存在多个扣费系统,需要频繁出入多个不同区域的车辆在行进的过程中仍然会造成车辆进出速度减慢及隐私泄漏的问题。
在智慧城市场景下,带有电子车牌的无人驾驶汽车由运营商统一管理。运营商的服务器是得到用户信任的,例如用户可通过APP下达订车指令。而用户所在楼宇的停车场管理系统也需要适应这种运营场景,以提供适当的进入权限并基于停车时长进行合理停车计费。在智慧城市中存在大量乃至无数停车场管理系统,其各自基于自身的管理软件进行进入控制管理。因此要求运营商将无人驾驶汽车的身份提前告知给停车场管理系统,以便为了满足用户临时用车需求,无人驾驶车辆能够自动进入停车场的指定位置等候用户。并为了适应大量的停车场管理系统,无人驾驶车辆需要能够统筹管理不同的管理软件的服务器系统。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物资学院,未经北京物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画同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图像滤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