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咔唑菲并咪唑的红光小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1396.8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樊嘉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物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3/14 | 分类号: | C07D403/14;C09K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咔唑菲 咪唑 红光 分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光电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咔唑菲并咪唑的红光小分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咔唑菲并咪唑的红光小分子,其化学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咔唑菲并咪唑的红光小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式(II)所示化合物和1-苯基-2-(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酯-2-基)苯基)-1H-菲并咪唑通过偶联反应制得式(I)所示小分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咔唑菲并咪唑的红光小分子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基于菲并咪唑与咔唑结合的荧光光电材料,且电致发光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光电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咔唑菲并咪唑的红光小分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已经开始进入平板显示和照明的工业阶段。与聚合物相比,有机发光小分子由于制备步骤少、结构稳定、纯化简单等优点,可以获得更高的器件效率,因而具有商业应用价值。
传统的有机小分子荧光材料,因为75%的三重态激子是自旋禁止的,不能发射辐射,只有25%的单重态激子能发射低发光效率的光。相比之下,基于金属配合物如铱和铂的有机磷光学材料可以通过自旋轨道耦合实现100%的内部量子效率。然而,由于磷光材料资源有限、价格高、效率低,铱、铂等金属长期得不到解决,限制了有机磷光学材料的应用。因此,为了有机发光领域的长期发展,开发高效廉价的发光材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咪唑类和咔唑类被经常用于制备三基色电致发光材料,但现有技术中鲜有将咔唑与咪唑类进行有效结合制备出高效率的电致发光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咔唑菲并咪唑的红光小分子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基于菲并咪唑与咔唑结合的荧光光电材料,且电致发光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咔唑菲并咪唑的红光小分子,其化学式如式(I)所示:
其中,R为烷氧基。
优选的,其化学式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咔唑菲并咪唑的红光小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式(II)所示化合物和1-苯基-2-(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酯-2-基)苯基)-1H-菲并咪唑通过偶联反应制得式(I)所示小分子;
优选的,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为80℃-90℃。
优选的,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为9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最佳电致发光性能数据为:启亮电压为5.2V,亮度为5701cd/m2,电流效率为6.74cd/A,色坐标为(0.67,0.33)。表明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电致发光的激子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不仅成功制备出咔唑菲并咪唑的红光电致发光小分子,还提高了电致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6-8制备的化合物在甲苯溶液中的吸收光谱;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6-8制备的化合物在甲苯溶液中的发射光谱;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6-8制备的化合物的单层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物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物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3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依折麦布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家庭健康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