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向载荷下加筋板动态极限强度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0682.2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南;胡嘉骏;王艺陶;刘俊杰;耿彦超;蒋彩霞;李政杰;夏劲松;董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N3/3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向 载荷 下加筋板 动态 极限 强度 试验装置 及其 试验 方法 | ||
1.一种侧向载荷下加筋板动态极限强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布置有固定架(1)、摆锤机构(2)和升降机构(4);朝向摆锤机构(2)的固定架(1)侧面固装有加筋板(10),所述摆锤机构(2)上安装有摆锤(20),升降机构(4)通过电磁释放器(40)向上拉动摆锤(20),电磁释放器(40)失电瞬间松开摆锤(20)使其自由下摆并撞击加筋板(10);还包括测试系统,其结构为:包括设置于摆锤(20)上的目标标记(93),位于摆锤(20)下摆最低点正下方安装有光电开关(92),通过光电开关(92)感应目标标记(93)经过的时长;所述摆锤(20)上还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94),所述加筋板(10)上布置有多组传感器组(91),所述传感器组(91)、光电开关(92)、加速度传感器(94)和电磁释放器(40)分别与数据采集系统(6)电性连接,数据采集系统(6)连接至测试主机(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载荷下加筋板动态极限强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调整电磁释放器(40)向上拉动摆锤(20)的高度;
所述升降机构(4)的结构为:包括前后间隔布置的支撑架(41),两个支撑架(41)上方共同转动安装有转动轴(43),其中一个支撑架(41)外侧面安装有电机(46),电机(46)输出端朝上并在端头安装有相互啮合的齿轮组(45),齿轮组(45)中的从动齿轮固定套装于转动轴(43)端头;所述转动轴(43)上绕装有钢丝绳(42),钢丝绳(42)端头固装有电磁释放器(40);所述电机(46)通过布置于支撑架(41)外侧面下方的控制开关(47)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向载荷下加筋板动态极限强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单个支撑架(41)顶端均配装有顶板(44),顶板(44)和支撑架(41)之间共同通过轴承与转动轴(43)转动连接,顶板(44)固定锁装于支撑架(41)顶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载荷下加筋板动态极限强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锤机构(2)的结构为:包括前后间隔布置的立柱(22),两个立柱(22)顶部共同转动安装有摆轴(23),摆轴(23)中部转动安装有摆臂(25),摆臂(25)端头固装摆锤(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向载荷下加筋板动态极限强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单个立柱(22)前侧和后侧均固装有加强板(21),单个立柱(22)顶端均配装有顶盖(24),顶盖(24)和立柱(22)之间共同通过轴承与摆轴(23)转动连接,顶盖(24)固定锁装于立柱(22)顶端;所述摆轴(23)与摆臂(25)之间安装有轴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载荷下加筋板动态极限强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结构为:包括前后间隔的加强架(12),单个加强架(12)朝向摆锤机构(2)的侧面均安装有立面板(11),两个立面板(11)侧面共同通过紧固件锁装有加筋板(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载荷下加筋板动态极限强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锤(20)的锤头朝向加筋板(10),摆锤(20)锤尾固设有吊环(26),电磁释放器(40)与吊环(26)挂装实现与摆锤(20)的衔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载荷下加筋板动态极限强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板(10)的加强筋(101)位于背向摆锤(20)的侧面;还包括将固定架(1)、摆锤机构(2)和升降机构(4)容纳在内的隔离防护网(5);所述传感器组(91)呈阵列有序布置于加筋板(10)上,单组传感器组(91)包括有应变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06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谱共存下的抗距离欺骗干扰波形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调节遮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