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抬头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0372.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1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曹晖;何立山;曾东;张小荣;福原康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B32B17/00;B32B17/10;B32B27/00;B32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抬头 显示 系统 | ||
1.一种抬头显示系统,包括投影光源和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外玻璃板、内玻璃板以及夹在外玻璃板和内玻璃板之间的中间粘结层,所述抬头显示系统还包括透明纳米膜,所述透明纳米膜沉积在内玻璃板的最远离中间粘结层的表面上,所述透明纳米膜包括至少一个从内玻璃板的表面向外依次沉积的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的叠层结构,所述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8,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1.6;
所述投影光源用于产生P偏振光,所述P偏振光入射到所述透明纳米膜上,所述P偏振光的入射角度为55°~75°,具有所述透明纳米膜的夹层玻璃对所述P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8%;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透明纳米膜的夹层玻璃在580nm~680nm波长范围内具有的近红光反射率R1与具有所述透明纳米膜的夹层玻璃在420nm~470nm波长范围内具有的近蓝光反射率R2之比R1/R2=1.0~2.0;
入射到所述透明纳米膜上的P偏振光中的580nm~680nm波长范围内的近红光比例T1与其中420nm~470nm波长范围内的近蓝光比例T2之比T1/T2=0.1~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粘结层与所述内玻璃板的折射率之差小于或等于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粘结层具有楔形截面轮廓,所述楔形截面轮廓的楔角为0.01~0.18mra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透明纳米膜的夹层玻璃对所述P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透明纳米膜的夹层玻璃对所述P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2.5,其物理厚度为45~75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高折射率层包括至少两个高折射率子层,至少一个高折射率子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2.5,至少另一个高折射率子层的折射率为1.8~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高折射率层包括两个第一高折射率子层和一个第二高折射率子层,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子层的折射率为1.8~2.2,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子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2.5,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子层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高折射率子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子层的折射率比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子层的折射率大至少0.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入射到所述透明纳米膜上的P偏振光中的580nm~680nm波长范围内的近红光比例T1与其中420nm~470nm波长范围内的近蓝光比例T2之比T1/T2=0.4~0.8。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抬头显示系统中增设滤光元件,所述滤光元件位于所述P偏振光的光路上,所述滤光元件对所述P偏振光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头显示系统还包括投影控制系统,所述投影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投影光源产生P偏振光,所述投影控制系统中增设有滤色处理算法。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玻璃板为厚度大于或等于1.8mm的弯曲玻璃板,所述内玻璃板为厚度小于或等于1.6mm的弯曲玻璃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03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