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FID智能充电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0296.3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1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范京京;林华辉;叶东鑫;郎晓峰;吴伟锴;刘平;赵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钧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6K17/00;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杭州敦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6 | 代理人: | 郭莹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智能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RFID智能充电柜,包括工作台、底座、中央处理器和UPS电源,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四角处,所述中央处理器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内腔顶部,所述UPS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工作台的前侧壁设置有四个储物箱,该RFID智能充电柜,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RFID技术与传统的充电柜相结合,使其对充电设备的充电位置信息进行标记,方便工作人员对充电设备进行快速查找,并且对充电电路中的电压以及电流进行实时检测,防止发生因电路不稳而导致设备损坏,提高了其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只能近距离对充电柜进行操作和观察的问题,实现本装置远程监控以及管理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RFID智能充电柜。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相关公司内电动设备的使用数量增多,为了满足对电动设备的正常使用,配备相应数量的充电柜从而确保电动设备的充电效率。
然而,传统的充电柜智能化程度较低,针对不同种类的充电设备无法对其型号进行逐一划分,导致充电设备的摆放混乱,后续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寻找相应的设备,实际使用非常繁琐,降低了其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传统的充电柜不具备对电力输出的电压与电流进行监测的功能,并且随着充电时间的过度延长从而导致充电设备损坏,甚至发生电力失控而产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往往需要移动至充电柜周围才能对其进行相应操作,或者观察充电设备的充电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RFID智能充电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FID智能充电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传统的充电柜智能化程度较低,针对不同种类的充电设备无法对其型号进行逐一划分,导致充电设备的摆放混乱,后续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寻找相应的设备;另一方面,传统的充电柜不具备对电力输出的电压与电流进行监测的功能,并且随着充电时间的过度延长从而导致充电设备损坏;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往往需要移动至充电柜周围才能对其进行相应操作,或者观察充电设备的充电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RFID智能充电柜,包括工作台、底座、中央处理器和UPS电源,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四角处,所述中央处理器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内腔顶部,所述UPS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工作台的前侧壁设置有四个储物箱,且四个所述储物箱自左向右依次排列,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左侧镶嵌有RFID天线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后侧一体成型有柜体,所述柜体的前侧壁左侧镶嵌有显示触摸屏,且所述显示触摸屏的输出端电性双向连接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柜体的前侧壁右侧镶嵌有四个充电机构,且四个所述充电机构自左向右呈水平等距排列,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双向电性连接有RFID读写模块、USB充电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且所述RFID读写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在所述RFID天线板的输出端,所述UPS电源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在所述RFID读写模块和所述USB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UPS电源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电源模块。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器,且所述减震器的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的底部,所述底座的连接端插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连接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轮。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记录模块,且所述数据记录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在所述显示触摸屏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充电机构包括外壳体、两个USB接口和两个充电指示灯,两个所述USB接口分别镶嵌在所述外壳体的前侧壁下侧,两个所述充电指示灯分别镶嵌在所述外壳体的前侧壁上侧。
优选的,两个所述USB接口与两个所述充电指示灯的输入端均电性连接在所述USB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USB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有时间继电器和电源检测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钧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钧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0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