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羊毛面料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0204.1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袁祖冲;武孔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宏湾家纺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04 | 分类号: | D04B21/04;D04B21/08;D04B21/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万小舟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羊毛 面料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羊毛面料的加工方法,按照特定的编织方式得到坯布,然后坯布定型去油、染色、上浆定型、热吹刷毛、烫光,得到成品的仿羊毛面料;优点是不易掉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羊毛面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着服装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服装不仅要展现形体美,同时要保持舒适度和保暖性。面料作为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是服装三要素之一,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以仿羊毛面料为例,通常是以腈纶作为原材料,腈纶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使腈纶具有与天然羊毛近似的平滑度和柔软度,手感舒适,同时腈纶具备优良的染色性能,便于制作各式各样的服装,市场前景较好。
但是通过常规的纺织方式所得到的仿羊毛面料,如图1所示,其面纱层2的纱线的根部仅仅与底纱层1的一个连接点连接,且两根纱线共用一个连接点,不仅纱线的密度较高,且纱线与底纱层1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差,存在易掉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仿羊毛面料的加工方法,加工得到的仿羊毛面料不易掉毛。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仿羊毛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编织坯布;
S2、坯布定型去油;
S3、染色;
S4、上浆定型;
S5、热吹刷毛;
S6、烫光;
所述的步骤S1的坯布在经编机上进行编织,经编机上设置有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一底梳栉装置、毛梳栉装置和第二底梳栉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第一底梳栉装置编织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形成第一底网的第一行,第二底梳栉装置编织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形成第二底网的第一行,毛梳栉装置将纱线连接到第一底网的第一行上;
S12、第一底梳栉装置编织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形成第一底网的第二行,第二底梳栉装置编织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形成第二底网的第二行,毛梳栉装置将纱线连接到第二底网的第二行上;
S13、第一底梳栉装置编织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形成第一底网的第三行,第二底梳栉装置编织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形成第二底网的第三行;
S14、第一底梳栉装置编织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形成第一底网的第四行,第二底梳栉装置编织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形成第二底网的第四行,毛梳栉装置将纱线连接到第二底网的第四行上;
S15、第一底梳栉装置编织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形成第一底网的第五行,第二底梳栉装置编织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形成第二底网的第五行,毛梳栉装置将纱线连接到第一底网的第五行上;
S16、第一底梳栉装置编织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形成第一底网的第六行,第二底梳栉装置编织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形成第二底网的第六行;
以六行为一个周期,重复上述所述的步骤S11至所述的步骤S16,编织完成后得到两个底网以及连接在两个底网之间的纱线,最后从两个底网之间将纱线裁开,得到两匹坯布。
所述的步骤S1中的第一经线、第一纬线、第二经线、第二纬线和纱线分别为由涤纶制成的丝线。该结构中,通过采用涤纶制成的丝线,稳定性较好,质感更佳,恢复力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宏湾家纺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宏湾家纺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02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