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景观种养一体化聚脲复合成型鱼缸的制作工艺流程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0183.3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劲松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G9/02;B29D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景观 一体化 复合 成型 鱼缸 制作 工艺流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景观种养一体化聚脲复合成型鱼缸的制作工艺流程,其制作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制四面板式缸体、内景观设置及外饰、定位条及玻片安置、配套功能附件安装四大步聚,其制作方法简单实用,生产人员个人技能要求不受限止,从而低成本低能耗无污染即低碳环保规模化的大批量生产复合型轻质多功能抗老化抗冲击的种养一体化鱼缸完全能得以实现。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景观种养一体化聚脲复合成型鱼缸的制作工艺流程,具体地说是涉及应用于家居办公装饰场所的复合型超轻质一体化养花种草全景观的鱼缸生产制作工艺流程。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鱼缸的制作生产加工技术多是采用玻璃型材构件经粘接、拼嵌等工艺制作而成,其缸内景观需单独配置复杂繁琐,其布景效果工艺流程个人技能要求高,其造景形态笨重生产效率低,其种养多功能整装一体化应用实施难不理想。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景观种养一体化聚脲复合成型鱼缸的制作工艺流程,其加工制作方法简单实用,个体生产技能要求低,加之其生产原料供应可靠成熟,低能耗无污染及低碳保规模化生产,其工艺制作的鱼缸产品具有种养一体化多功能,且轻质高弹性抗老化抗冲击优势显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置景观种养一体化聚脲复合成型鱼缸的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①预制四面板式缸体:用即定大小的硬质发泡板材经用结构钉先后将包括既定的底板、带孔背板以及两侧立板进行围合构固形成四个面的板式缸体工件,其缸体连接处及内腔壁经由手涂型聚脲树脂胶勾缝涂覆防水封固处理1一2遍即可;
②内景观设置及外饰:将四个面的缸体即既定的玻璃安装面朝上平放,整个缸体内腔壁空间部位用既定大小体积的内裹有塑料膜团的手涂型聚脲系树脂胶浆无纺布及玻璃纤维网片复合包体紧贴缸体内腔壁,待固化后布网成型包体由背板孔开口取出其内裹塑料膜,缸体工件立放用若干大头卡钉将松垮的成型布网壳随意钉固于壁板上,其表及整个缸体工件外饰面再经真石漆喷涂处理1一2遍,待固化后即自然形成凹陷植槽及景观岩状壳体;
③定位条及玻片安置:既定缸体玻璃安装面朝上放置,先在既定的缸体工件内腔壁边口预留位上用聚脲树脂胶或玻璃胶涂抹打底,其面上再贴装既定大小的玻璃定位条工件,经外力加压固化后再用聚脲树脂胶或玻璃胶涂覆并压置上既定大小的玻璃片工件待固化即成;
④配套功能附件安装:由缸体背板孔口及景观岩状壳体内腔处将水泵上水管、灯具线路及其他既定的附属配套工件安装到位完毕,即形成上部种植下部养鱼的垂直立体鱼植共生鱼缸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制作的鱼缸可以实现产品呈现多维观赏场景效果,其轻质多层次多功能的种养效果也得以实现。该工艺简单实用,零排放无污染,低碳环保方式生产作业更能得以实现。
四、具体实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第一步,将规格分别为600mmX300mmX50mm底板,仅一边带有200mm直径孔口的600mmX500mmX50m背板,以及两张规格分别为500mmX350mmX50mm侧立板经150mm长钉围合成600mmX500mmX350mmm的四面缸体工件,用5:1手涂型聚脲树脂胶将缸体工件内边缝及内腔进行满涂处理待固化;
第二步,缸体工件成型后即既定玻璃开口面朝上平放,从紧贴背板孔口起顺着箱体内腔搁置上600mmX500mmX300mm大小的内裹有塑料膜团的5:1手涂型聚脲树脂胶与无纺布及玻纤网的成型胶浆料包裹团,待固化后将缸体竖直立放,成型包裹团由背板孔开口掏取出塑料膜,并收紧其底部用8颗30mm大头钉分别固定于背板及两侧板形成凹窝状,其表及外缸面再经两公斤沙岩色真石漆喷涂处理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劲松,未经王劲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0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