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硅通孔的射频垂直互连传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0168.9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韬;费井汉;张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66 | 分类号: | H01L23/66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闫树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硅通孔 射频 垂直 互连 传输 结构 | ||
1.一种基于硅通孔的射频垂直互连传输结构,包括:上层转接板、下层转接板、以及设置在上层转接板和下层转接板之间的BGA焊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转接板设有硅通孔(TSV)结构和信号传输装置;TSV结构是由中心TSV铜柱和以中心TSV铜柱为轴等距离环设的n个TSV铜柱构成的TSV准同轴结构;中心TSV铜柱为微波信号垂直互连传输线,等距离环设的n个TSV铜柱为地信号连接线;信号传输装置连接中心TSV铜柱,其中n≥6;信号传输装置沿信号输出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列等距离排列的TSV铜柱;
下层转接板与上层转接板结构相同;两层转接板的中心TSV铜柱位置相互对准,并通过BGA焊球实现垂直互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硅通孔的射频垂直互连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装置为共面波导,该共面波导包括导带和位于导带两侧的接地金属板;导带与中心TSV铜柱相连,以实现信号传输;两侧的接地金属板与位于同一侧的的TSV铜柱相连,以实现TSV铜柱产生的耦合电流导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硅通孔的射频垂直互连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层转接板和下层转接板采用电阻率2000~2500欧姆的硅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硅通孔的射频垂直互连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除中心TSV铜柱外,所述相邻两个TSV铜柱的圆心距设为0.28cm~0.3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01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生蛇形机器人运动步态规划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仿羊毛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