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暗挖隧道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9114.0 | 申请日: | 2021-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3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于殿琨;张彦新;袁蕊强;于润泽;安标;鲍佳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9/00;E21D11/10;E21D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施工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暗挖隧道施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自稳性差的地层进行加固;步骤二、通过盾构机对隧道岩土进行开挖作业,通过铰接油缸将前盾向前推进;步骤三、挖掘臂挖掘掌子面,在初期支护结构上的后推力将中盾向前推进;步骤四、开挖的渣土通过皮带运输机运输至电瓶车上,通过电瓶车将渣土运输至隧道外;步骤五、通过混凝土喷射系统向隧道侧壁初喷混凝土垫层,通过支护拼装装置依次起吊钢筋网片和拱架;步骤六、通过混凝土喷射系统向隧道侧壁进行复喷混凝土;步骤七、当喷射的混凝土达到指定强度后,依靠推进油缸作用点处的纵向型钢板撑的反力,将掘进期向前推进。本申请采用机械化施工,具有速度快、初期支护能及时成环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暗挖隧道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施工,它是奥地利学者在长期从事隧道施工实践中,从岩石力学的观点出发而提出的一种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程施工方法。
暗挖施工在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尤其是暗挖隧道穿越建筑物、构筑物的施工技术,需控制好成洞隧道的稳定性指标和地表沉降量指标。
相关技术中,隧道施工一般为人工使用铁锹对隧道进行挖掘,挖掘之后的渣土通过小车输送至地面。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人工挖掘的方法不但施工效率低,而且施工风险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隧道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的风险,本申请提供一种暗挖隧道施工工艺。
本申请提供一种暗挖隧道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暗挖隧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土质进行勘测,确定土质的类型,对自稳性差的地层辅以注浆和加固的措施,以确保开挖面的稳定;
步骤二:通过盾构机对隧道岩土进行开挖作业,挖掘臂开挖掌子面上半部土体,然后伸出活动前沿,使活动前沿对掌子面的顶面进行支撑,挖掘臂开挖掌子面下半部土体,下半部土体开挖完成后,通过铰接油缸将前盾向前推进;
步骤三:挖掘臂挖掘掌子面上半部土体,挖掘臂挖掘掌子面下半部土体,同时,依靠推进油缸作用,在初期支护结构上的后推力将中盾向前推进,完成一环开挖;
步骤四:开挖的渣土通过皮带运输机运输至掘进期尾部的电瓶车上,然后通过电瓶车将开挖的渣土运输至车站出土口处,通过提升设备将其运输至地面;
步骤五:电瓶车将钢筋网片和拱架运输至安装区域,通过混凝土喷射系统向隧道侧壁初喷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喷射完成后,通过支护拼装装置依次起吊钢筋网片和拱架;
步骤六:通过混凝土喷射系统向隧道侧壁进行复喷混凝土;
步骤七:当喷射的混凝土达到指定强度后,形成混凝土保护层,回缩的推进油缸伸长,依靠推进油缸作用点处的纵向型钢板撑的反力,将掘进期向前推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自稳性差的地层辅以注浆和加固的措施,可提高开挖面的稳定性,通过盾构机对隧道岩土进行开挖作业,并通过初期支护结构对隧道进行支撑;由于暗挖隧道采用机械化施工,具有速度快、地面沉降小、施工风险低、初期支护能及时成环等优点,具有较高性价比和广阔的推广使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9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