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产生带外零点的双模双通带介质滤波功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9056.1 | 申请日: | 2021-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于玮;陈建新;唐为浩;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1P1/207;H01P7/10;H01P5/12;G06F30/36 |
代理公司: | 南通博瑞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30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生 零点 双模 双通带 介质 滤波 功分器 | ||
一种可产生带外零点的双模双通带介质滤波功分器,包含级联的第一、第二双模介质谐振器、与第一双模介质谐振器耦合的第一激励结构、与第二双模介质谐振器耦合的第二、第三激励结构,第一激励结构为直线型馈线,第二、第三激励结构为折线形馈线,第二、第三激励结构分设于第二双模介质谐振器对角线平面两侧。本发明双模双通带介质滤波功分器的第二、第三激励结构为折线形馈线;通过调节第二、第三激励结构的第一馈线分别实现两激励结构与第一激励结构之间的交叉耦合,以产生带外零点;通过调节第二、第三激励结构的第三馈线分别实现两激励结构与第二双模介质谐振器之间的主耦合,可实现两路输出信号在第一通带与第二通带内具有不同的功分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产生带外零点的双模双通带介质滤波功分器,特别涉及一种可产生带外零点的馈电结构。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需要在屏蔽噪声的同时获得有用信号,因而大量用到滤波电路。滤波通带的带外传输零点有利于提高通带的选择性,因此如何方便快捷的产生带外零点是学术界和产业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于腔体滤波电路而言,为了在幅频响应中产生零点,往往需要增加额外的谐振腔或者增加额外的耦合探针,最终导致设计和加工成本的显著增加,甚至是电路体积的增大。这与未来通信系统低成本、小型化的发展趋势相违背。
双通带滤波器是实现滤波器低成本和小型化的一个研究方向,常用于天线系统中两路并行信号的处理,在提高传输效率的同时,所需的滤波器个数可以减少一半。在此基础上,双通带滤波功分器是将双通带滤波器和功分器相互集成,通过共用谐振器的方法,设计出结构更加紧凑的电路。
已报道的双通带滤波功分器主要是等功率分配的设计,对于可实现不等功分的双通带滤波功分器而言,其在两个通带内往往采用一样的不等功分比。如果两个通带内能够实现不同的功率分配,则该双通带滤波功分器在应用中更具通用性,但是此类设计却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产生带外零点的双模双通带介质滤波功分器,有利于提高通带的选择性。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可产生带外零点的双模双通带介质滤波功分器,包含金属腔体、位于金属腔体内的级联的第一双模介质谐振器和第二双模介质谐振器、固定在金属腔体底壁上与所述第一双模介质谐振器耦合的第一激励结构、以及固定在金属腔体底壁上与所述第二双模介质谐振器耦合的第二激励结构和第三激励结构,所述第一激励结构为直线型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激励结构和第三激励结构为折线形馈线,位于第二双模介质谐振器的一角处且靠近所述第一双模介质谐振器,所述第二激励结构和第三激励结构分设于所述第二双模介质谐振器的对角线平面两侧,该折线形馈线包含自下而上依次相连的竖直的第一馈线、水平的第二馈线和竖直的第三馈线,所述第三馈线靠近第二双模介质谐振器设置。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可产生带外零点的双模双通带介质滤波功分器的设计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滤波功分器两个通带所需的性能指标计算各自对应的低通原型集总参数,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构建第一通带(模式A产生)和第二通带(模式B产生)所需的输入端外部品质因数(QeA和QeB)以及耦合系数;
步骤2、建立所述双模双通带介质滤波功分器的介质腔体模型,调节金属腔体中部的缝隙,使两个双模介质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满足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耦合系数;
步骤3、在第一双模介质谐振器内加载第一激励结构,根据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第一通带和第二通带所需的输入端外部品质因数,确定第一激励结构的设计参数,包括馈线长度和馈电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90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