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飞沫传染的一次性喉镜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9042.X | 申请日: | 2021-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4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钟焕晖;李恒;钟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267 | 分类号: | A61B1/267;A61B1/04;A61B1/06;A61B1/015;A61M1/00;A61C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地址: | 421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飞沫 传染 一次性 喉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飞沫传染的一次性喉镜片,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固定端和由固定端弧形延伸的延伸片,本体的一端设有可以外接吸引器的端口,另一端可拆卸连接镜片,镜片表面均匀分布若干负压气孔,且镜片的内部设有与负压气孔连通的气流通道;本体的内部设有分别连通端口和气流通道的引流管;所述端口上设有可调节负压强度的控压组件;技术效果是能够多方位吸取患者咽部的液体与气体,使患者口腔及气道产生一个可以控制的负压状态,有效减少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咽部的痰液、气溶胶等随气流溅向医务人员,特别是插管者,有效控制飞沫、气溶胶等传染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飞沫传染的一次性喉镜片。
背景技术
喉镜是医生在气管插管过程中用来打开患者的气道的器械,通常使用在气管插管操作中。气管插管是临床急救中一项最常用、最基本的急救措施,在急危重患者抢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喉镜是气管插管术成功的关键,常规使用的直接喉镜操作难度高,且存在一定损伤。近年来,随着医疗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可视喉镜的应用日益广泛,且临床效果良好。但是可视喉镜不能重复消毒灭菌,目前临床上均使用一次性可视喉镜片,来避免不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对于普通患者来说,避免医护人员与患者咽部存在的痰液、分泌物的接触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交叉感染,但是对于患有呼吸道传染病人而言,其咽部及肺部内的空气中仍然存在含有病菌的细小飞沫、气溶胶等。
目前,国内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8942092U的名称为一次性可视喉镜片及喉镜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与喉镜镜柄连接的镜片本体以及用于吸痰的吸痰管;所述镜片本体与所述吸痰管固定连接;所述吸痰管的前端部至少设有一个吸痰孔;所述吸痰管的末端部安装有负压接头,所述负压接头与所述吸痰管连通;其中,所述负压接头上开设有贯穿所述负压接头的负压控制孔。
这种一次性喉镜片仅能将患者咽部的痰液吸出,适用于普通的患者,而无法有效避免对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使用时因飞沫溅出、气溶胶随气流呼出造成的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飞沫传染的一次性喉镜片,其具有能够多方位吸取患者咽部的液体与气体,使患者口腔及气道产生一个可以控制的负压状态,有效减少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咽部的痰液、气溶胶随气流飞溅向医务人员,特别是插管者,有效控制飞沫、气溶胶等传染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控制飞沫传染的一次性喉镜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固定端和由固定端弧形延伸的延伸片,本体的一端设有可以外接吸引器的端口,另一端可拆卸连接镜片,镜片表面均匀分布若干负压气孔,且镜片的侧壁夹层设有与负压气孔连通的气流通道;本体还包括分别连通端口和气流通道的引流管;
所述气流通道和引流管上均设有与负压气孔相适配且能够吸附飞沫的隔离膜;端口上设有可调节负压强度的控压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均匀分布在镜片表面的若干负压气孔,能够对患者咽部进行多方位的吸引处理,从而更好的将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咽部残留的飞沫、痰液等通过气流通道吸引至外界,避免与医护人员的直接接触从而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利用隔离膜将飞沫吸附在隔离膜上,同时,均匀分布的负压气孔能够有效避免单一气孔造成的对患者咽部的吸引力过大造成的损害,通过控压组件调节吸引力的大小以适应患者咽部的具体情况。
进一步设置:所述镜片弧形弯折且由一侧呈多边柱体扩展,且多边柱体的每个侧面均设有负压气孔,负压气孔最少设置有三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气孔最少设置三个能够保证多边柱体的每一个侧面都至少设置有一个负压气孔,从而使吸引时能够达到多方位的全面吸引,能够将分散的飞沫、气溶胶等物质都吸引至外界;针对于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能够避免其带有病菌的飞沫、气溶胶等与医护人员发生直接接触而导致的交叉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未经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90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