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实例地址的转换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8826.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金爱进;张丰裕;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1/25 | 分类号: | H04L61/25;H04L61/2503;H04W36/00;H04W36/08;H04W36/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实例 地址 转换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实例地址的转换方法,包括:控制面设备向移动边缘云MEC控制设备发送协同请求,所述协同请求包含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以及应用服务的信息,控制面设备从所述MEC控制设备接收响应信息,应信息包含目标实例的地址,控制面设备根据目标实例的地址,向目标实例对应的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目标实例的地址,并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将终端为获取应用服务发送的上行报文的转发地址设置为目标实例的地址。这样,终端在进行跨接入点服务区域的移动后,无需与新的应用实例重新创建业务连接就能够直接进行报文交互,减少了网络时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实例地址的转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网络(商用无线网络2G/3G/长期演进(英文全称:Long Term Evolution,英文缩写:LTE))是一种聚合型的网络。在当前网络下,业务对时延的要求并不高,终端访问业务时都经过集中部署的网关。例如,终端对业务的访问时延大概为100ms左右。随着虚拟化技术和分布式云技术的发展,未来移动网络会在网络边缘(比如,靠近基站的位置)部署微云平台,即移动边缘计算/移动边缘云(英文全称:Mobile Edge Computing/Cloud,英文缩写:MEC)平台。为了满足未来业务低时延的需求,降低网络带宽资源消耗,业务的多个应用实例会分别分布式部署在多个MEC平台上,业务的每个应用实例为一定范围内的终端提供服务。当终端从该业务的应用实例的一个服务区域移动到另一个服务区域,终端需要接入另一个服务区域所对应的应用实例。
终端移动后,接入另一个服务区域的应用实例时需要进行的该应用实例的应用状态迁移(Application state relocation),该应用状态迁移包括:应用层用户状态迁移、网络连接(socket)迁移、以及IP(英文全称Internet Protocol)地址和传输路径的移动性(英文缩写:IP Mobility)处理。关于IP Mobility的处理,现有的迁移技术是:用户上行报文在应用实例变换后需要经过目的应用实例所对应的服务设备发送到源应用实例对应的服务设备,由源应用实例所对应的服务设备做目的地址转换(英文全称:Destination NetworkAddress Translation,英文缩写:DNAT),再由该源应用实例所对应的服务设备将报文转发给目的应用实例所对应的服务设备,最后转发给目的应用实例。
这种技术的问题是上行路径迂回,尤其是当应用实例发生连续切换后,上行报文需先发送到最开始的服务设备,再转发至目的服务设备,从而造成了终端迁移过程中网络时延比较高,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实例地址的转换方法和装置,用于减少终端在移动过程中的网络时延。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实例地址的转换方法,包括:
控制面设备将终端所接入的应用服务的信息以及终端的位置通过协同请求发送给移动边缘云MEC控制设备。MEC控制设备在根据应用服务的信息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取到目标实例的地址后,通过响应消息将该目标实例的地址发送给控制面设备。
控制面设备根据该目标实例的地址制定地址转换策略,并将该策略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该策略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将终端为获取该应用服务而发送的上行报文的目的转发地址设置为该目标实例的地址。
终端在从一个服务区移动到另一个服务区后,虽然所接入的应用服务的应用实例发生改变,但是终端并未感知。终端仍可通过初始接入该应用服务时所连接的应用实例的地址发送上行报文,网络侧可通过上述的地址转换方法将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转发至新的应用实例。这样,终端无需与新的应用实例建立连接则可进行报文发送,减少了网络时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8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