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水下连接器的拉近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8205.2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6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峥嵘;姜瑛;王立权;石磊;曹永;运飞宏;钟朝廷;付剑波;王宇臣;徐祥娟;刘伟丰;张大为;杨成鹏;孙海亭;王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1/20 | 分类号: | F16L1/20;F16L1/16;F15B15/17;F15B15/20;F15B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郑利华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水下 连接器 拉近 工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下连接器的拉近工具,安装于水下连接器的第二安装位置和下法兰机架的第一安装位置之间,包括:下放件、飞头组件、连接架和拉近组件,下放件为倒U型结构架,飞头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倒U型结构架上,连接架的个数为两个并分别铰接在倒U型结构架的两端,拉近组件的个数为两个并分别与两个连接架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拉近组件放置于第一安装位置和第二安装位置上。本发明的拉近工具采用双液压缸驱动方式,有效减少倾覆力,同时拉近工具的可靠性强,使用安全系数高,且使用周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水下连接器的拉近工具。
背景技术
人类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对以石油为代表能源的需求就在不断地增加。然而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不断地消耗,陆地上有限的石油资源已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工业国关注的重点和焦点。
水下生产系统是海洋装备的重要一部分。随着海洋开发从近海到深海再到蓝海,技术难度也在逐渐加大,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运输都需要大量的管道,而管道的安装是海洋生产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管道也是原油运输的主要渠道,管道连接技术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连接技术也在逐步发展,新型连接器也在大量涌现,其中管道无人快速可靠连接已成为现在水下连接器的趋势。但目前使用中的水下管道连接器使用过程中较为不便,且拉近过程中误差较大,使用安全系数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采用双液压缸驱动方式,有效减少倾覆力,同时可靠性强、使用安全系数高、且使用周期长的应用于水下连接器的拉近工具。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水下连接器的拉近工具,安装于水下连接器的第二安装位置和下法兰机架的第一安装位置之间,包括:下放件、飞头组件、连接架和拉近组件,所述下放件为倒U型结构架,所述飞头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倒U型结构架上,所述连接架的个数为两个并分别铰接在所述倒U型结构架的两端,所述拉近组件的个数为两个并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架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拉近组件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和所述第二安装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倒U型结构架上设有安装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飞头组件包括液压飞头、液压飞头套和压盖,所述液压飞头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压盖上,且穿设于所述倒U型结构架上的所述安装孔中,并与位于所述倒U型结构架另一侧的所述液压飞龙套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倒U型结构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拉近组件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拉近组件的后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倒U型结构架与沿垂直方向的垂直面所成角度范围为0~65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拉近组件包括液压缸和定位半圆板,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缸体内,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定位半圆板半包裹于所述缸体上并临近所述连接头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液压缸的表面进行电镀处理,其中电镀处理的顺序为先在所述液压缸表面镀暗镍层,后在所述暗镍层外表镀光亮镍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塞杆为镀铬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82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