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收卷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7608.5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0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海;丛杰;张坚;梁军柏;包雷胜;安丰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44 | 分类号: | B65H54/44;B65H6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陆颖 |
地址: | 2642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供电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碳纤维收卷供电装置,包括供电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收卷机,供电模块用于为收卷机和控制模块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收卷机动作;收卷机包括下动作机构、上动作机构、用于对碳纤维进行导向实现平整绕卷的整形机构以及一个绕线筒绕卷完成后对碳纤维进行切割的切割机构;下动作机构上设置有多个放置绕线筒的中心轴,当进行碳纤维绕卷时,上动作机构下行和中心轴卡接,之后驱动上动作机构上中心轴转动进行碳纤维在绕线筒上的绕卷;当一个绕线筒上碳纤维绕卷满以后,上动作机构停止动作并使得上动作机构和下动作机构分离,之后下动作机构转动使得另一个中心轴以及中心轴上放置的绕线筒正对于上动作机构正下方以便于进行碳纤维绕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碳纤维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碳纤维收卷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碳纤维绕卷时常常是单个轴进行绕卷,即在一个转动轴上套上绕线筒后需要在绕线筒上的碳纤维缠绕完成后取下,然后在该转动轴上套上第二个绕线筒后才能放上第二个绕线筒进行绕卷,导致生产效率低,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纤维收卷供电装置,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纤维收卷供电装置,包括供电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收卷机,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为收卷机和控制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收卷机动作;
所述收卷机包括下动作机构、上动作机构、用于对碳纤维进行导向实现平整绕卷的整形机构以及一个绕线筒绕卷完成后对碳纤维进行切割的切割机构;所述下动作机构上设置有多个放置绕线筒的中心轴,当进行碳纤维绕卷时,所述上动作机构下行和中心轴卡接,之后驱动上动作机构上中心轴转动进行碳纤维在绕线筒上的绕卷;当一个绕线筒上碳纤维绕卷满以后,上动作机构停止动作并使得上动作机构和下动作机构分离,之后下动作机构转动使得另一个中心轴以及中心轴上放置的绕线筒正对于上动作机构正下方,使上动作机构动作继续进行碳纤维绕卷。
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本方案中对通过上动作机构和中心轴对接,然后通过上动作机构控制绕线筒转动,以此实现碳纤维的绕卷,在绕卷过程中,通过整形机构保证绕卷的整齐,在完成一个绕线筒上碳纤维的绕卷后通过切割机构切断碳纤维,之后下动作机构转动便可以使得另一个套有绕线筒的中心轴位于上动作机构下方进行二次绕卷。
本方案中可以通过机械手等方式不间断的在没有进行绕卷的中心轴上放置绕线筒或将缠绕好碳纤维的绕线筒从中心轴上取下,也可以人工在没有进行绕卷的中心轴上套上绕线筒或将缠绕好碳纤维的绕线筒从中心轴上取下。只需一个上动作机构便可以先后实现不同中心轴的转动以此实现碳纤维的绕卷,与将驱动中心轴的驱动部件设置在每个中心轴底端相比,本方案能有效的减少所需驱动机构的数量,节约成本,使用方便,在一个绕线筒上进行碳纤维绕卷时可以进行其它绕线筒的碳纤维绕卷准备工作,能有效的提高绕卷效率。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绕卷机还包括机架,所述下动作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和下转盘,中心轴转动连接在下转盘的上表面上,第一电机固定在机架上,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下转盘的下表面圆心位置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
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在实现下动作机构上的绕线筒切换时,只需控制第一电机转动,即可使得其它未进行碳纤维绕卷的绕线筒转动到上动作机构正下方,实现与上动作机构的对接,以通过上动作机构驱动中心轴转动,进行绕线筒的切换。本方案中的下动作机构上只设置有第一电机一个驱动部件,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旋转角度即可控制下转盘的转动角度,实现中心轴和上动作机构的对准。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动作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二动力缸,第二动力缸输出轴上固定的上转盘以及固定在上转盘上的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上转盘固定有用于和中心轴对接的连接轴。
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本方案中通过驱动第三电机转动以此实现中心轴的转动,进而实现碳纤维的绕卷。通过第二动力缸的设置实现上动作机构整体的上下移动,即通过第二动力缸实现连接轴和中心轴的对接或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7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的灭活型病毒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