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服务器节点跨板信号互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27511.4 | 申请日: | 2021-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7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唐雪飞;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502;H01R12/71;G06F13/38;G06F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豆贝贝 |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 节点 信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路服务器节点跨板信号互联装置,包括中背板和设置于所述中背板表面的若干个第一信号连接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背板背面且分布区域与各所述第一信号连接器相同的若干个第二信号连接器、设置于各块节点单板上并用于与各所述第二信号连接器相连的信号引出端,以及连接于各所述第二信号连接器之间的若干根信号互联线缆。如此,各个第二信号连接器在中背板上通过信号互联线缆实现信号传递,将各个第二信号连接器与第一信号连接器同区域布置,省去了信号干扰的风险,节省了对中背板两侧表面的安装空间占用,有利于快速拆装维护;同时,信号互联路径得以优化,信号链路无需经过中背板的板间传递,降低了信号互联转接层级和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路服务器节点跨板信号互联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服务器主板以单板2路CPU较多,单板4路CPU基本属于行业极限。对于关键应用主机需要8路及以上多路产品时,多块单板基于UPI互联技术实现串并联连接是唯一实现的方式。且基于关键应用主机7x24小时工作环境及要求,让关键应用主机的各节点实现模块化,快速的实现信号跨板互联即为对8路及以上多路产品提出的更高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多节点单板一般通过中背板实现信号互联。由于多节点单板均设置在中背板的表面及背面,大量使用的高速连接器需要在中背板的两侧相互错位,为避免造成前后多节点单板连接器信号重叠。依据传统方案布局实现的多节点单板互联方案,会需要较大的垂直中背板空间,进而牺牲更多的散热风道,不利于系统散热及系统稳定。
同时,传统多节点单板都是通过水平设置的计算板与垂直设置的中背板,大量使用高速连接器实现跨板信号互联,而全部使用传统高速连接器实现跨板信号互联,会使CPU引出的UPI高速信号经过三块主板,二级高速连接器转接,如此导致存在多级转接,增加信号损耗并降低信号传输速率。特别是多路产品的CPU协同工作的UPI信号,对信号传输速率及信号质量有更严格的要求。
为保证信号损耗小,传输速率快,使用线缆方案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该需求,但是,若单纯使用线缆进行信号互联,则线缆的布置数量将过于庞大,大量跨节点线缆会限制多节点单板的布局,无法满足快拆热维护更换的需求。
因此,如何在实现多路服务器节点跨板信号互联的基础上,减少对中背板两侧表面的安装空间占用,同时降低信号互联转接层级和损耗,有利于快速拆装维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路服务器节点跨板信号互联装置,能够在实现多路服务器节点跨板信号互联的基础上,减少对中背板两侧表面的安装空间占用,同时降低信号互联转接层级和损耗,有利于快速拆装维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路服务器节点跨板信号互联装置,包括中背板和设置于所述中背板表面的若干个第一信号连接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背板背面且分布区域与各所述第一信号连接器相同的若干个第二信号连接器、设置于各块节点单板上并用于与各所述第二信号连接器相连的信号引出端,以及连接于各所述第二信号连接器之间的若干根信号互联线缆。
优选地,各所述第一信号连接器在所述中背板的表面沿水平横向安装,各所述第二信号连接器在所述中背板的背面沿竖直纵向安装。
优选地,所述第二信号连接器包括连接座、设置于所述连接座内并用于与所述信号引出端配合接插的连接器母端,所述连接器母端与对应的所述信号互联线缆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母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座内,且所述连接器母端与所述连接座之间通过浮动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母端的侧边设置有用于在其与所述信号引出端接插配合后通过弹性形变复位的复位弹片。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各个角落位置处均开设有用于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中背板相连的定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75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