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肽、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检测试纸和检测试剂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26965.X | 申请日: | 2021-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冰;王长兵;邝璐;赵明奇;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7K14/165 | 分类号: | C07K14/165;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8;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欧阳柏乐 |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肽 新型 冠状病毒 抗体 检测 试纸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肽、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检测试纸和检测试剂盒。该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多肽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IgA抗体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多肽、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检测试纸和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属于巢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β冠状病毒属Sarbecovirus亚属。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为60nm~140nm,其基因组5'端约2/3为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ORF1a和ORF1b,主要负责编码与病毒复制和转录相关的酶等非结构蛋白,后面的1/3基因组负责编码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S)、小膜蛋白(Envelope membrane protein,E)、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M)和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等主要结构蛋白,另外还有嵌套在3'端基因组中的一系列基因编码辅助性蛋白。
新型冠状病毒是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传播方式主要包括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潜伏期1天~14天,多为3天~7天,发病症状有发热、咳嗽、肌痛、疲劳、呼吸困难,偶有咳痰、头痛、咯血等。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早期诊断方法主要是核酸检测法和血清抗体检测法。核酸检测法是主要是利用RT-PCR检测咽拭子、肛拭子等样本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由于其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成为主流的检测手段。一般而言,患者一旦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就可以检测到病毒核酸。不过核酸检测方法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在采样方面,咽拭子是主要的采样方式,然而在使用咽拭子采集样本时,会引发患者咽喉的不适造成咳嗽,引发气溶胶污染环境,对医务人员以及其它患者会有危害。另外,部分患者是下呼吸道感染,因此,采集咽拭子不一定会采集到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导致漏检的现象发生。
血清抗体检测法是检测IgM抗体、IgG抗体或IgA抗体,通过检测血液标本中的特异性抗体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情况。血清抗体检测法通过血液样本就可以进行检测,因此采样人员和采样室环境感染的风险很小,但检测IgM抗体和IgG抗体具有较长的检测窗口期,一般感染新型冠状病毒5天之后才可以检测到IgM抗体,感染10天之后才可以检测到IgG抗体,所以检测IgM抗体和IgG抗体也存在漏检的问题。而IgA抗体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最快产生的抗体,检测血清中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产生的IgA抗体可以缩短检测的窗口期,减少漏检,然而目前检测血清中新型冠状病毒的IgA抗体的产品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还较低,仍需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多肽,该多肽能与新型冠状病毒IgA抗体特异性结合,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不容易出现漏检。
一种多肽,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上述多肽是在选取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的部分多肽(第219位~272位,具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基础上进行I12M和V48L突变,形成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的多肽。经验证,上述多肽能够与新型冠状病毒IgA抗体特异性结合,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检测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不容易出现漏检。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检测试剂盒,包括检测试剂,所述检测试剂包括上述的多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肽固定于固相载体上;或者,所述多肽标记有标记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固相载体及第二试剂中的至少一种和第一试剂,所述第一试剂包括所述多肽,所述第二试剂包括标记物及抗人IgA抗体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未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69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