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元件及包含所述触控元件的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26226.0 | 申请日: | 2021-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9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宗;杨宜龙;刘胜发;林俊基;陈威州;朱俊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钧律师事务所 16037 | 代理人: | 许怀远;马爽 |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包含 述触控 显示装置 | ||
1.一种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高分子相位延迟层;以及
一设置并接触所述高分子相位延迟层的触控感测结构,其中所述触控感测结构为奈米银线与高分子的复合层;
其中在可见光范围下所述高分子相位延迟层在设置所述触控感测结构之前与之后的相位延迟值R0差异小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元件的厚度小于64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相位延迟层的厚度小于53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元件的相位延迟值差值ΔR0以下述公式表示:
ΔR0=R0-R0′
其中,R0表示所述触控元件在约25℃下在575nm所量测的第一相位延迟值,R0′表示所述触控元件在85℃下持续240小时再回复到约25℃下在575nm所量测的第二相位延迟值,ΔR0表示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值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值差值的绝对值,所述ΔR0小于7.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ΔR0介于0nm至2.0nm、0.1nm至2.0nm、0.2nm至2.0nm、0.3nm至2.0nm、0.2nm至1.0nm、0.3nm至0.7nm或0.7nm至2.0nm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相位延迟层的厚度约为13μm,所述触控元件的相位延迟值差值ΔR0以下述公式表示:
ΔR0=R0-R0′
其中,R0表示所述触控元件在约25℃下在575nm所量测的第一相位延迟值,R0′表示所述触控元件在85℃下持续240小时再回复到约25℃下在575nm所量测的第二相位延迟值,ΔR0表示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值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值差值的绝对值,所述ΔR0介于0nm至1.0nm、0.1nm至1.0nm、0.2nm至1.0nm或0.7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相位延迟层的厚度约为25μm,所述触控元件的相位延迟值差值ΔR0以下述公式表示:
ΔR0=R0-R0′
其中,R0表示所述触控元件在约25℃下在575nm所量测的第一相位延迟值,R0′表示所述触控元件在85℃下持续240小时再回复到约25℃下在575nm所量测的第二相位延迟值,ΔR0表示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值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值差值的绝对值,所述ΔR0介于0nm至2.0nm、0.1nm至2.0nm、0.2nm至2.0nm、0.3nm至2.0nm或0.3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元件组装于一线性偏光层。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区;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元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其中,所述触控元件的所述触控感测结构对应地与所述显示区重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62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息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适用于屏下传感器的柔性显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