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观测资料在短临预报中的融合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5785.X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5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善峰;姚德贵;卢明;李帅;郭志民;梁允;刘莘昱;吕中宾;李哲;王津宇;苑司坤;高阳;王超;张宇鹏;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G01W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张红莲;王萍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观测 资料 预报 中的 融合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观测资料在短临预报中的融合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实时获取气象站点观测资料;步骤2:将步骤1观测资料融合到短临预报系统中对应时次的模式预报场中,得到模式预报结果;步骤3:基于步骤2得到的模式预报结果开展多要素外推预报,得到外推结果;步骤4:根据预报产品类型及时长,基于步骤2的模式预报结果和步骤3的外推结果,输出最终预报结果。本发明采用实时资料融合及外推短临预报系统开展区域地面观测资料在数值预报产品中的融合同化及外推预报技术研究,在短临预报系统中融合气象站点观测对短临预报有很好的效果,常规要素和降水的分辨率、滚动频次、准确度均大幅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气象预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观测资料在短临预报中的融合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电网生产对气象服务预警精度、准确性,以及气象因素对电网生产影响分析的需求愈加迫切,但天气预报、预警内容尚未与电网有效结合。目前所有的气象预警系统发布的天气预报、天气预警信息与气象部门面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是完全相同或者变化不大的,未考虑电网生产实际需求,而且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一般情况下以日为单位,无法满足电网不同生产、运行、维护、应急周期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天气预报在空间和地理方面的精度无法满足电网生产需求,存在的问题愈发明显。
目前国内外短临气象预报中的数据融合分析多基于气象基础数据进行融合、分析,采用融合外推流场方法、外推预报和模式预报加权方法等手段进行数据融合,无法提供电网气象预测预警所需的高分辨率、高频次滚动、高准确度的近地面气象要素预报产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观测资料在短临预报中的融合方法和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观测资料在短临预报中的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实时获取气象站点观测资料;
步骤2:将步骤1观测资料融合到短临预报系统中对应时次的模式预报场中,得到模式预报结果;
步骤3:基于步骤2得到的模式预报结果开展多要素外推预报,得到外推结果;
步骤4:根据预报产品类型及时长,基于步骤2的模式预报结果和步骤3的外推结果,输出最终预报结果。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优选地,步骤1中,采用自动站多要素观测、雷达QPE观测和卫星云图观测的方式获取气象站点观测资料;
自动站多要素观测获取的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包括:站点所在位置的温度、湿度、雨量、风向、风速、风速描述、风向描述;
雷达QPE观测获取的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包括:晴空大气的风、大气湍流和大气稳定度的铅直分布;
卫星云图观测获取的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包括:高空大范围的水汽形势、云量状况。
优选地,步骤2所述短临预报系统基于数值预报、地形地表、卫星雷达、观测数据的融合分析,生成每小时的温度、湿度、风的三维分析场和短时临近预报场,每小时二维的云量分析场和预报场,每15分钟的降水分析场和邻近预报场,逐小时的对流诊断分析场和预报场。
优选地,步骤3中,多要素外推预报的预报要素包括:离地2米温度、离地2米相对湿度、三维风场、地表温度、普通降水、对流性降水、阵风和对流诊断参数。
优选地,步骤3具体为:
根据步骤2得到的模式预报结果,顺时外延,预报出天气系统未来的移动速度和强度变化。
优选地,步骤4中,
对于降水预报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57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