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避雷针保护角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5268.2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得倍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王彩君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清源***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避雷针 保护 实验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测试避雷针保护角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涉及避雷针测试技术领域,为解决避雷针与待保护设备之间的间距相应固定,测试的数据通常只有一组,这样的测试数据较为片面,存在一定的偶然误差,测试的效果不佳的问题。所述试验台的下方设置有绝缘支撑座,且绝缘支撑座与试验台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试验台的上方设置有测试架,所述测试架的一侧设置有避雷针,且测试架和避雷针均与试验台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试验台的上端设置有滑槽,且滑槽与试验台冲压为一体结构,所述避雷针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试验台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的上方设置有待保护设备,所述滑动座的一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滑动座的一侧设置有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雷针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测试避雷针保护角的实验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其原理是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通过地线的垂直平面与通过地线和被保护受雷击的导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避雷针保护角则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目前,在测试避雷针保护角时,避雷针与待保护设备之间的间距相应固定,测试的数据通常只有一组,这样的测试数据较为片面,存在一定的偶然误差,测试的效果不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市场上急需测试避雷针保护角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测试避雷针保护角的实验装置和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避雷针与待保护设备之间的间距相应固定,测试的数据通常只有一组,这样的测试数据较为片面,存在一定的偶然误差,测试的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测试避雷针保护角的实验装置,包括试验台,所述试验台的下方设置有绝缘支撑座,且绝缘支撑座与试验台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试验台的上方设置有测试架,所述测试架的一侧设置有避雷针,且测试架和避雷针均与试验台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试验台的上端设置有滑槽,且滑槽与试验台冲压为一体结构,所述避雷针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座,且滑动座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部,所述滑动座与试验台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的上方设置有待保护设备,且待保护设备与滑动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滑动座的一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试验台和滑动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滑动座的一侧设置有显示设备,且显示设备与滑动座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内部设置有数据处理器和信号采集器,且数据处理器和信号采集器均与滑动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器的一端与待保护设备电连接,且信号采集器的另一端与数据处理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的另一端与显示设备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一侧设置有刻度尺,且刻度尺与试验台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刻度尺设置在滑动座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测试架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与试验台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蓄电池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接头,且电源接头与蓄电池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蓄电池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托板,且安装托板与测试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安装托板的一侧设置有调控设备,且调控设备与安装托板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托板的上方设置有升压变压器,且升压变压器与安装托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升压变压器与蓄电池和调控设备均电连接,所述测试架的下方设置有放电电极,且放电电极与测试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放电电极设置在避雷针的上方,所述放电电极与升压变压器之间设置有高压电缆,所述测试架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按钮,且开关按钮与测试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开关按钮与高压电缆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试验台的下方设置有接地设备,且接地设备与试验台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接地设备与避雷针之间设置有引下线,且引下线的两端分别与接地设备和避雷针电连接,所述避雷针的一侧设置有测量器,且测量器与引下线电连接,所述测量器与显示设备之间设置有数据线,且数据线的两端分别与测量器和显示设备均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得倍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得倍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5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