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SM9密钥生成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24992.3 | 申请日: | 2021-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9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邹欢;肖禹亭;陶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sm9 密钥 生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SM9密钥生成方法及系统。本方法为:1)通过n个设定的密钥生成中心生成系统公共参数;2)n个所述密钥生成中心共同运行,每一所述密钥生成中心获得一个重复秘密分享分片和主私钥s的一个分片;其中第i个所述密钥生成中心KGCi获得一个重复秘密分享分片σi和主私钥s的分片si;3)每个所述密钥生成中心根据重复秘密分享分片和主私钥s的一个分片,为目标设备生成一个私钥分片并发送给密钥合成中心;其中密钥生成中心KGCi生成私钥分片4)密钥合成中心收到大于或等于t+1个所述私钥分片后进行密钥合成,得到该目标设备的私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多个密钥中心生成SM9用户密钥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基于身份的密码学系统中不需要管理证书,与传统的基于证书颁发机构(CA)的公钥基础设施(PKI)相比,基于身份的密码系统(IBC)在传输效率和系统设计方面更占优势。例如,可使用密码算法对物联网设备私密数据进行加密。目前,国密SM9算法是我国唯一的基于身份的密码标准。实际中,物联网设备出厂前,由厂商为设备生成设备私钥。另一方面,一旦(厂商)主私钥泄露,所有由该厂商制造的设备将受到影响。因此如何保护主私钥对于SM9算法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t,n)-门限SM9用户密钥生成方法,解决SM9主私钥泄漏造成的用户密钥安全问题。
目前已知一篇期刊论文(许盛伟,任雄鹏,袁峰等.一种关于SM9的安全密钥分发方案.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0,37(01):314-319.)采用让密钥生成中心分享主私钥倒数的方式来分布式生成用户密钥。但他们的方案存在以下三个不足:(1)方案正确性存在问题:虽然该方案能正确提取出用户密钥,但很难从主私钥倒数的分片中提取出主公钥从而提取出用户公钥。而本发明在多个密钥生成中心间分享的是主私钥,可以高效地从主私钥分片中提取出用户的私钥和公钥;(2)方案不完整:该方案并未描述在系统建立阶段,主私钥的倒数是如何在多个密钥生成中心进行分享的。而本发明提出了一个密钥协商协议,主私钥由多个密钥生成中心协商得出无须可信第三方预先分配;(3)方案不高效:该方案的分布式用户密钥提取阶段需要密钥生成中心进行三轮交互,而本发明只需要一轮。
目前已知一项中国专利CN108418686A(一种多分布式的SM9解密方法与介质及密钥生成方法)采用了“分布式门限解密”的方式来保护加密密钥。该发明保护的密钥属于用户层次。而本发明则采用分布式多密钥生成中心形式,保护的是主私钥的安全。一旦主私钥泄露,用户的密钥也会随之泄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中心化密钥生成导致的系统单点失败问题。对于SM9算法而言,单点失败问题的危害性体现在两个方面:(1)主密钥泄露的风险高:一旦唯一的密钥生成中心被攻破,主私钥也会随之泄露;(2)系统鲁棒性差:一旦唯一的密钥生成中心崩溃,整个系统的密钥生成服务也将被迫停止。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1)针对潜在的主私钥泄露风险,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密钥生成方案将主私钥分成了n个分片,分别由n个子密钥生成中心独立管理。主私钥的泄露需要攻破至少t+1个子密钥生成中心,而在中心化密钥生成的场景下,只需要攻破1个密钥生成中心。相较而言,在分布式密钥生成的场景下,主私钥泄露所需的攻击成本大,泄露风险小;(2)针对单点失败导致的服务不可用问题,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密钥生成方案采用(t,n)-门限密钥生成的方式,当宕机的密钥生成中心的个数小于n-2t个时,系统仍能正常提供密钥生成服务。并且系统管理员可以在保证n2t的前提下自由设置t,n的取值。本发明不但适用于SM9的加密也适用于SM9签名、或密钥协商,能够较好地兼容现有系统。
下面以物联网设备制造为应用场景,结合该场景中涉及的角色及功能,简要介绍本发明提出的SM9分布式密钥生成方案。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涉及3个实体:密钥生成中心(KGC),密钥合成中心(CC),物联网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4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