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铁电材料体系的MLCC脉冲功率电容器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4933.6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7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伟;王志强;高莉彬;张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4/30 | 分类号: | H01G4/30;H01G4/12;C04B35/50;C04B35/491;C04B35/457;C04B41/88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吴姗霖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铁电 材料 体系 mlcc 脉冲 功率 电容器 制备 方法 | ||
一种反铁电材料体系的MLCC脉冲功率电容器及制备方法,属于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技术领域。该脉冲功率电容器为“介质层/(电极层/介质层)n”多层结构,介质层为(Pb1‑1.5aLaa)(Zr1‑b‑cSnbTic)O3与H3BO3的复合陶瓷,(Pb1‑1.5aLaa)(Zr1‑b‑cSnbTic)O3的质量百分比99.1~99.9wt%,H3BO3的质量百分比0.1~0.9wt%。本发明通过在反铁电陶瓷中添加硼酸来引入玻璃骨架元素,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硼与金属元素生成玻璃相结构,有效填充了晶粒孔隙;同时,自生的玻璃相可以有效助熔,增加陶瓷致密度,进而提升储能密度,降低MLCC的电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铁电材料体系的MLCC脉冲功率电容器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层陶瓷电容器(简称MLCC),是电子设备中最常见且应用最广泛的无源电子元件之一,具有高容值、小体积、低损耗、高耐压等优异性能。MLCC按工作频段分类,可应用于高频(I类)、低频(II类)和微波频段,因此,不仅在手机、计算机主板、家用电器电路、医疗设备中有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军事通信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脉冲功率电容是对电源能量进行大量存储,并在特定负载上快速释放,从而获得极大的脉冲功率输出。这一应用特性对电容器介质有极高的要求,需要材料具有超高的储能密度、宽的温度和频率稳定性、快速的放电时间以及较高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同时要求储能模块的体积越来越小。
目前,应用广泛的陶瓷介质材料主要有铁电材料(钛酸钡等)、铅基反铁电材料(锆钛酸铅,锆锡酸铅等)以及线性介质(如二氧化钛,钛酸锶等)。而介质陶瓷普遍烧结温度较高,通常需要1250℃以上的高温才能充分结晶,实现致密烧结,而MLCC工艺中介质材料与涂覆的内电极需要一起高温烧结,为减少烧结失配等问题,只能选择一些熔点较高的稀有贵金属钯或铂,或者钯银银浆等作为内电极材料,例如,钯3银浆(即含钯30%的高温银浆)的熔点在1150℃左右。这极大地增加了MLCC的物料成本。因此,如何降低介质陶瓷与电极的共烧温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降低介质陶瓷与电极的共烧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复合低熔点玻璃做助熔剂。但是,玻璃的介电常数通常较低(ε小于10),随着玻璃含量的增多,高温退火或者热处理过程中会析晶,导致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反铁电材料体系的MLCC脉冲功率电容器及制备方法,有效解决了MLCC工艺中介质材料与内电极共烧温度失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脉冲功率电容器,通过在反铁电陶瓷中添加硼酸来引入玻璃骨架元素,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硼与金属元素生成玻璃相结构,有效填充了晶粒孔隙;同时,自生的玻璃相可以有效助熔,增加陶瓷致密度,进而提升储能密度,降低MLCC的电极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4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