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面钢筋绑扎间距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24905.4 | 申请日: | 2021-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申卢晨;李奎;戎建波;侯亚飞;王兆康;方洁;金圣伟;向玮;汪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绑扎 间距 控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面钢筋绑扎间距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两马凳;长度可调的连接尺,连接于两所述马凳之间,所述连接尺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沿所述连接尺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及竖向设置的锁连杆,所述锁连杆的上端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连接尺,所述锁连杆的下端形成有供下层板面钢筋的横向钢筋嵌设的第一通槽和供所述下层板面钢筋的纵向钢筋嵌设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交叉设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板面钢筋控制方法存在钢筋间距控制不严格且钢筋间距容易发生变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面钢筋绑扎间距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中,板面钢筋绑扎过程中,控制帮忙钢筋的绑扎间距的方法一般是提前在板面上画出钢筋的横纵向位置线。工人在钢筋绑扎时,依据板面上画出的横纵向位置线放置钢筋并进行绑扎工作。但是实际工程情况中,这种方式下绑扎的钢筋间距并没有严格控制好,间距大小参差不齐,间距大小不符合图纸的规定大小。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工人施工的主观意识很大程度影响钢筋的间距排布,钢筋是否完全对准位置线放置,位置线画的间距是否准确,都很依靠工人自己的判断;第二,工人在绑扎好的钢筋面上行走踩踏,导致钢筋发生位移,从而帮忙钢筋间距发生了变化。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板面钢筋绑扎间距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传统的板面钢筋控制方法存在钢筋间距控制不严格且钢筋间距容易发生变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板面钢筋绑扎间距控制装置,包括:
两马凳;
长度可调的连接尺,连接于两所述马凳之间,所述连接尺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沿所述连接尺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及
竖向设置的锁连杆,所述锁连杆的上端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连接尺,所述锁连杆的下端形成有供下层板面钢筋的横向钢筋嵌设的第一通槽和供所述下层板面钢筋的纵向钢筋嵌设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交叉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马凳开设有承插孔,所述连接尺的端部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承插孔中,所述马凳安装有用于锁固所述连接尺的第一锁固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尺包括:
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马凳;
内插杆,所述内插杆的第一端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外套筒的第二端中,所述内插杆的第二端连接于另一所述马凳;以及
用于锁固所述内插管的第一端的第二锁固件,安装于所述外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锁固件的外部形成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锁固件螺合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第二锁固件的端部伸至所述外套筒的内部且压抵于所述内插杆的第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锁连杆的上端形成有通孔,所述连接尺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锁连杆上安装有用于锁固所述连接尺的第三锁固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槽的槽宽适配于所述横向钢筋的外径,所述第二通槽的槽宽分别适配于所述纵向钢筋的外径。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面钢筋绑扎间距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于模板上放线形成钢筋放置线,并将下层板面钢筋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分布放置于所述钢筋放置线上;
根据下层板面钢筋的间距,调节连接尺的长度以及锁连杆在所述连接尺上的位置,使得所述锁连杆与两所述马凳之间的间距分别适配于下层板面钢筋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4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