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悬浮列车长定子绕组电缆导线绞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4738.3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2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玲;张卫东;盛琦;乔洪涛;王吉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利泵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钟继莲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悬浮 列车长 定子 绕组 电缆 导线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悬浮列车长定子绕组电缆导线定位装置及绞合装置,其中磁悬浮列车专用电缆导线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本体,该定位本体包括定位座,该定位座上贯通设置有定位孔,该定位孔内间隔设置有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所述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均包括轴部和设置在该轴部中部外周的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的轴部的两端均与所述定位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的定位部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围合形成能让待绞合导线通过的导向孔,且该导向孔用于限定所述待绞合导线的周向位置。本发明的定位本体可确保待绞合导线在绞合过程中不翻身、不扭转、不磨损,便于绞合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列车专用电缆的导体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悬浮列车长定子绕组电缆导线绞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大截面电缆导体大多为圆形导线进行绞合成型,有时也会采用异型导线进行绞合,但材质多为铜线,材质较硬,单丝也为规则的异型线,如常见的形状有矩形、梯形、弓形等,采用的绞线生产装备目前还是框绞生产线为多数,此类导线进行绞合时生产容易控制。
现有导体绞合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无法实现磁悬浮列车长定子绕组电缆所设计的导体。该导体结构复杂,是将三种不规则单根型线绞合而成圆线,导体材质为高纯铝,导体延伸率及抗拉强度远低于铜线,生产加工工艺技术难度高,采用传统的框绞生产设备难以保证绞合导体的圆整度和压紧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悬浮列车长定子绕组电缆导线绞合装置,其可以将多根异形导线逐步绞合成型,形成截面为圆形的导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悬浮列车长定子绕组电缆导线绞合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绞合机构、二级绞合机构和三级绞合机构,三者均包括依次布置的绞体、分线板和并线模;所述分线板上均布有若干个过线孔,每个所述过线孔内均嵌设有定位本体,该定位本体的外周与所述过线孔的内周适配,所述定位本体与所述分线板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且该连接螺栓设置在相应的过线孔的径向方向;所述一级绞合机构、二级绞合机构和三级绞合机构三者的分线板分别便于第一待绞合导线、第二待绞合导线和第三待绞合导线通过,且三者的定位本体的导向孔分别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待绞合导线、第二待绞合导线和第三待绞合导线的周向位置;所述定位本体包括:定位座,该定位座上贯通设置有定位孔,该定位孔内间隔设置有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所述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均包括轴部和设置在该轴部中部外周的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的轴部的两端均与所述定位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的定位部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围合形成能让所述第一待绞合导线、所述第二待绞合导线或所述第三待绞合导线通过的导向孔,且该导向孔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待绞合导线、所述第二待绞合导线或所述第三待绞合导线的周向位置;所述第一待绞合导线的横截面为扇形;且所述一级绞合机构的所述第一定位轮的定位部外周同轴设置有第一弧形槽,所述一级绞合机构的所述第二定位轮的定位部的外周同轴设置有V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和所述V形槽围合形成能让所述第一待绞合导线通过的所述导向孔;所述第二待绞合导线和所述第三待绞合导线的横截面为Z形,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的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第三分段连接;所述二级绞合机构和所述三级绞合机构的所述第一定位轮的定位部的外周同轴设置有第二弧形槽,所述二级绞合机构和所述三级绞合机构的所述第二定位轮的定位部的外周同轴设置有第三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和第三弧形槽围合形成能让所述第二待绞合导线和所述第三待绞合导线通过的所述导向孔,且所述第二弧形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三弧形槽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利泵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胜利泵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47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