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颌前方牵引器及具有其的隐形矫治下颌前方牵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4593.7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治强;蒋超然;南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8 | 分类号: | A61C7/08;A61C7/00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华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40 | 代理人: | 吴震辉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颌 前方 牵引器 具有 隐形 矫治 牵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颌前方牵引器,包括头帽、额垫、支架、定位块及水平加力杆,额垫与头帽连接;支架包括固定杆、支撑杆及由固定杆一端弯折延伸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额垫;支撑杆的一端与额垫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杆连接;定位块装设于固定杆上,并位于支撑杆背向连接杆的一侧;水平加力杆装设于定位块上。该下颌前方牵引器能够提高矫治效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该下颌前方牵引器的隐形矫治下颌前方牵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齿矫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颌前方牵引器及具有其的隐形矫治下颌前方牵引系统。
背景技术
错(牙合)畸形是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或后天环境因素所导致的牙和颌骨的畸形,表现为牙齿不齐、颌面部畸形等,危害患者的健康、美观和功能。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主要依靠在口腔内部或外部戴用矫治器,对牙齿、牙槽骨和颌骨施加适当的生物力,使其产生生理性移动,从而矫治错(牙合)畸形。骨面型II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其主要发病机制为上下颌骨和/或牙列矢状向位置关系不调。骨面型II类畸形表现为下颌骨发育不足、伴有或不伴有上颌骨发育过度;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牙齿咬合异常往往伴随颌骨发育异常而存在,其中咬合干扰是促成上述颌骨畸形的主要后天环境因素。例如,上切牙内倾、深覆牙合会限制下颌发育,引起或加重骨面型II类畸形。对于该类患者,应在生长发育高峰前期进行治疗,解除咬合干扰,引导上下颌骨生长发育,协调上下颌骨矢状向位置关系,从而建立中性牙合和改善侧貌。传统的治疗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采用活动矫治器或固定矫治器解除咬合干扰,第二步应用功能矫治器引导下颌生长,和/或抑制上颌骨的向前生长。该治疗方法存在疗程长、矫治器舒适度差、美观度差、患者依从性不佳等缺点;并且功能矫治器无排齐牙齿的作用,不利于建立后牙咬合,导致患者在该阶段的不美观和咬合功能较差。
与传统矫治器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具有美观、舒适、利于口腔卫生维护等诸多优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矫治技术而言,其矫治器是用医用树脂膜片加工而成,没有了带环、托槽、弓丝等固定矫治器的矫正装置,因而称之为“无托槽”;透明树脂膜片加工的矫治器佩戴在口内不易被发觉,因而称之为“隐形”。目前,对于骨面型II类错牙合患者,临床常用各种前导下颌类的功能矫治器来改善上、下颌骨关系。例如,申请号为201320028895.0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下颌前导器及申请号为201720697007.2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隐形矫治装置,其虽然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克服了传统固定矫治在疗程和舒适度等方面的弱点,但仍存在夜间前导下颌的效能低的缺陷,这是因为患者在夜间睡眠中口周肌肉会松弛而导致上下颌脱离咬合,此时即使配戴了矫治器也无法发挥作用;而生长激素在睡眠期间分泌旺盛,正是引导颌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间段,这些不足限制了现有隐形矫治装置的临床适用范围和矫治效能。
申请号为200420039163.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下颌前方牵引器,由弹力皮圈和L形牵引支架构成的,L形牵引支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可与支架相对滑动的额托和上颌托,额托两端分别设置有头带,头带端部设置有连接扣;上颌托的后侧设置有上唇弓;L形牵引支架底端的水平部分设置有可与其相对滑动的牵引底座,牵引底座上设置有牵引挂钩。本实用新型的下颌前方牵引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可纠正下颌后缩畸形,然,其利用上唇弓作为支抗,在矫治时,需将上唇弓末端插入磨牙带环颊面管内,其在引导下颌前伸的同时,对上颌磨牙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移动,增加矫治难度。且利用上唇弓作为支抗导致其结构复杂,增加了佩戴难度,且影响美观。此外,由于隐形矫治牙套的工艺、材质限制,颊面管是不能应用于隐形矫治领域的,因此,该实用新型同样未解决如何将下颌前方牵引器与隐形矫治牙套进行结合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矫治效能的下颌前方牵引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未经桂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45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