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隐形矫治牙套,与其配合的颊侧多曲簧和具有其的颊侧多曲簧隐形矫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4564.0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治强;蒋超然;莫水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A61C7/08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华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40 | 代理人: | 吴震辉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形 矫治 与其 配合 颊侧多曲簧 具有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颊侧多曲簧隐形矫治器,包括隐形矫治牙套及颊侧多曲簧,隐形矫治牙套包括上颌隐形牙套及下颌隐形牙套,上颌隐形牙套的颊侧及下颌隐形牙套的颊侧均设有袋形结构;袋形结构内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贯通袋形结构的一侧以形成袋口,上颌隐形牙套上袋形结构的袋口朝向后牙区,下颌隐形牙套上袋形结构的袋口朝前牙区;颊侧多曲簧的两个游离端均连接有加强块,颊侧多曲簧两个游离端上的加强块通过袋口分别与上颌隐形牙套袋形结构的收容腔及下颌隐形牙套袋形结构的收容腔可拆卸地插接在一起。其能够将颊侧多曲簧与隐形矫治牙套结合在一起实现加力进行矫治。本发明还提供其所使用的隐形矫治牙套及与该隐形矫治牙套配合的颊侧多曲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齿矫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形矫治牙套,与其配合的颊侧多曲簧和具有其的颊侧多曲簧隐形矫治器。
背景技术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是口腔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在亚洲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安氏Ⅲ类错牙合通常是由于上颌骨发育不足或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二者复合机制造成的。由于患者外观、咬合、语音功能的异常发育,使患者产生严重的生理及心理负担。近年来,出现对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采用颊侧多曲簧矫治器进行颌间交互支抗固位的方法。颊侧多曲簧矫治器是利用两侧的多曲簧,使上下颌基托得以连接,利用颊侧多曲簧柔和的弹力在推上颌骨向前促进其发育的同时,抑制下颌的过度向前发育,并使下颌功能性后退,解除反牙合,形成颌间Ⅲ类矫形力。因为颊侧多曲簧矫治器的原则为轻力矫治,矫治力量柔和,对关节后壁不会产生生理性压迫,减轻了对关节盘的撞击,从而使关节稳定协调,有利于解除反牙合所引起对颞下颌关节的进一步损伤,对于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且伴有单侧后牙反牙合,导致的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改良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可以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一定的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手段;且相较于采用口外牵引装置辅助矫治的方式,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完全设置于患者口内,矫治时对患者形象影响更小。然而,在临床中也发现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导致其没有能够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具体如下:
(1)现有技术中,颊侧多曲簧矫治器通常与上下颌基托配合使用,例如,申请号为200620021913.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颊侧多曲簧矫治器,申请号为201020623949.4的可更换式颊侧多曲簧矫治器,上下颌基托体积大、佩戴舒适性差,且上下颌基托容易从牙列上脱落,因此,为加强上下颌基托的固位,现有技术中的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均弯制有水平曲,通过水平曲给予上下颌基托一个垂直向的推力,从而向上抵压上颌基托及向下抵压下颌基托,进而达到防止上下颌基托从牙列脱落的目的。然后,弯制水平曲导致颊侧多曲簧矫治器结构复杂,通常每个矫治器的制作时间为3-4小时,制作困难且制作时间长,难以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同时,通过水平曲给予上下颌基托一个垂直向的推力虽然能够加强上下颌基托的固位,但是通过水平曲会给上下颌基托带来较大的垂直向推力,在推上颌前伸及下颌后移的过程中,水平曲施加的垂直向推力过大很容易导致牙齿的非必要移动。此外,上下颌基托只是一个保持器,不具备隐形矫治排齐牙齿的功能。
(2)颊侧多曲簧矫治器通常是由一根不锈钢钢丝弯制而成,使用时埋入上下颌基托内,其矫治时容易发生在应力集中区(侧多曲簧矫治器与上下颌基托接触的区域)断裂的情况。申请号为201020623949.4的可更换式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其通过在上下颌基托上粘结腭管,通过将颊侧多曲簧的游离端插入对应的腭管内实现颊侧多曲簧的可更换。然而,其并未解决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在应力集中区易断裂的问题,而颊侧多曲簧矫治器的弯制难度大同样给医生增加了劳动量和时间成本。
与传统矫治器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具有美观、舒适、利于口腔卫生维护等诸多优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矫治技术而言,其矫治器是用医用树脂膜片加工而成,没有了带环、托槽、弓丝等固定矫治器的矫正装置,因而称之为“无托槽”;透明树脂膜片加工的矫治器佩戴在口内不易被发觉,因而称之为“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未经桂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4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拓扑双环路闭链腿机构多足平台
- 下一篇:协同编辑式思维导图共享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