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4512.3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4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王志强;周磊;施超;袁世林;周宁;吴全军;张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32;F03G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关向兰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换挡装置,包括操纵杆、辅助换挡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操纵杆沿上下向延伸设置,且具有前后向的直线活动行程;所述辅助换挡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驱动连接所述操纵杆,所述定子内的线圈电连接于蓄电装置;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操纵杆与所述转子之间,以将所述操纵杆的直线活动行程转化为所述转子的转动行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操纵杆驱动连接至所述转子上,所述操纵杆沿前后向活动的时候,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转子转动,进而将操作时的力转化为电能储存,在使用时,根据个人习惯不同,输出不同大小的力,进而改变所述操纵杆的力,以便于对所述操纵杆的力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自动挡车辆所用换挡操纵机构只是实现换挡的功能,且换挡力无法自动调整,因此针对不同人对换挡力的要求难以实现;无法实现换挡做功能量的回收,且车辆频繁换挡导致能量浪费,这部分能量无法得到回收;考虑用户握力不同,而传统换挡机构只有一种换挡力,很难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进而影响到整车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旨在解决换挡力无法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换挡装置,包括:
操纵杆,所述操纵杆沿上下向延伸设置,且具有前后向的直线活动行程;
辅助换挡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驱动连接所述操纵杆,所述定子内的线圈电连接于蓄电装置;以及,
传动组件,设于所述操纵杆与所述转子之间,以将所述操纵杆的直线活动行程转化为所述转子的转动行程。
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安装齿条,沿前后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齿条安装至所述操纵杆上;以及,
配合齿轮,沿上下向的轴线转动设置,所述配合齿轮驱动连接至所述转子上,且与所述安装齿条之间相互啮合。
可选的,所述转子沿上下向的轴线转动设置;
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驱动连接至所述转子上;
所述配合齿轮安装至所述传动轴上。
可选的,所述安装齿条上贯设有一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的套孔,所述安装齿条通过所述套孔套设在所述操纵杆上。
可选的,所述操纵杆的外侧壁与所述套孔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止转结构,所述止转结构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止转筋条以及止转槽,所述止转筋条与所述止转槽中,其中之一设于所述操纵杆的外侧壁上,另一设于所述套孔的内侧壁上,其中,所述止转筋条沿上下向延伸设置。
可选的,所述换挡装置还包括两个挡圈,两个所述挡圈沿上下向间隔安装至所述操纵杆上,以在两个所述挡圈之间形成一限位空间;
所述安装齿条处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可选的,所述换挡装置还包括换挡底座,所述操纵杆的下端沿前后向直线活动安装至所述换挡底座上;
所述定子固定安装至所述换挡底座上。
可选的,所述换挡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安装至所述换挡底座上;
所述定子固定安装至所述安装支架上。
可选的,所述换挡底座上贯设有螺纹孔;
所述安装支架上对应所述螺纹孔贯设有过孔;
所述换挡装置还包括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螺纹端穿设于所述过孔内,且螺纹安装至所述螺纹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4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树操作装置
- 下一篇:视野盲区的校核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