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重复混沌扩频DCSK调制解调方法及调制解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3912.2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5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贾雅琼;俞斌;王晓丽;吴薇;尹艳清;杨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H04L27/00;H04B1/707 |
代理公司: | 衡阳雁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1 | 代理人: | 龙腾 |
地址: | 421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复 混沌 dcsk 调制 解调 方法 调制解调器 | ||
可重复混沌扩频DCSK调制解调方法及调制解调器,前述可重复混沌扩频DCSK调制解调方法是通过复制差分混沌移位键控调制信号的参考信号产生重复的混沌扩频序列,再和经串并转换后的部分数据流相乘,形成RCSS‑DCSK信号,其余并行数据流进行DCSK调制,形成DCSK信号,再将RCSS‑DCSK信号和DCSK信号相加后发送到信道中进行传输,最后在接收端进行相关解调恢复出原信息。采用该调制解调方法的系统在相同扩频因子条件下的误码率低于DCSK、CDSK和CD‑DCSK系统,且扩频因子越小,误码率越低,系统保密性更高,窃听者更难以检测和恢复原始数据,能够更好地满足混沌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时的保密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重复混沌扩频DCSK调制解调方法及调制解调器。
背景技术
混沌数字调制技术不但可以保留传统扩频通信系统具有的低截获概率和减轻多径效应等特性,而且还在许多其他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例如能够降低系统硬件成本、提升通信安全性、提高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等。近些年来,混沌数字调制技术已成为非线性科学与信息科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由于目前缺乏可靠和有效的方法在接收端实现混沌同步,现有的混沌数字调制解调方法大多还是基于传输参考方法,即把载波信号和携带信息的信号都发送给接收端。其中,差分混沌移位键控(Differential Chaos Shift Keying, DCSK)调制解调方法无需完成信道估计,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误码性能,在许多实际应用场合下(例如无线个人局域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但是其误码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现有的DCSK调制解调方法保密性不高,若被截获后再通过相关分析等攻击方法很容易就能提取出发送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重复混沌扩频DCSK调制解调方法,以解决现有DCSK调制解调方法保密性不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重复混沌扩频DCSK调制解调方法,在发送端,信号调制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对输入的串行信息信号进行串并转换;
2)获取离散混沌信号序列并对离散混沌信号序列进行延时,得到DCSK参考信号;利用延时前及延时后的离散混沌信号序列产生可重复混沌扩频序列,得到RCSS参考信号;
3)将经串并转换后的信息信号分成两路并行信号;一路并行信号通过离散混沌信号序列与DCSK参考信号进行调制,形成DCSK信号;另一路并行信号通过RCSS参考信号进行调制,形成RCSS-DCSK信号;将DCSK信号与RCSS-DCSK信号合并发送到信道中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在接收端,信号解调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4)将接收到的DCSK信号和RCSS-DCSK信号分别进行相关解调,再经门限判决输出相应的解调数据;
5)将得到的解调数据并串转换为一路串行解调数据并输出。
具体而言,在步骤1)中,是对输入的位于当前符号周期内的串行信息进行串并转换。
其中,在步骤2)中,是先通过混沌信号发生器产生离散混沌信号序列,再获取所述混沌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离散混沌信号序列。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
通过所述离散混沌信号序列与DCSK参考信号对其中一路并行信号进行调制时,是先将当前符号周期内的DCSK参考信号与相应的并行信号相乘,得到DCSK信息信号,再通过所述离散混沌信号序列对DCSK信息信号进行调制,形成DCSK信号;
通过所述RCSS参考信号对另一路并行信号进行调制时,是将所述RCSS参考信号与相应的并行信号相乘,得到RCSS-DCSK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学院,未经湖南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3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