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冲击扰流气膜复合冷却的双层壁人字形扰流柱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23593.5 | 申请日: | 2021-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邱天;丁水汀;高自强;徐阳;刘传凯;刘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D5/08 | 分类号: | F01D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8 | 代理人: | 黄川;史继颖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冲击 流气 复合 冷却 双层 字形 扰流柱 结构 | ||
1.一种用于冲击扰流气膜复合冷却的双层壁人字形扰流柱结构,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包括冲击板、冲击腔和气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腔包括阵列无间隔排布的多个基元,各基元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层壁、供流体流入所述基元的冲击孔、人字形扰流柱和供流体流出所述基元的气膜孔;所述冲击孔、所述人字形扰流柱和所述气膜孔布置于所述两个层壁之间;所述冲击孔开设于所述冲击板上且靠近所述两个层壁之一;所述气膜孔开设于所述气膜板上且靠近所述两个层壁另一个;
其中,所述人字形扰流柱包括顶部和从所述顶部分别向两侧且由上向下向外倾斜扩展的两个侧翼;所述气膜孔布置于所述顶部上方;各侧翼分别与所述两个层壁形成减缩通道,所述冲击孔布置于所述两个侧翼下方并且配置成使得从所述冲击孔流入流体经过所述减缩通道流向所述气膜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壁人字形扰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基元包括1-2个冲击孔、1个人字形扰流柱和满足最小加工间距要求的多个气膜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壁人字形扰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2个冲击孔布置于所述人字形扰流柱正下方,多个气膜孔均布于所述人字形扰流柱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层壁人字形扰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基元大小具有纵向长度3.72mm~6.4mm,轴向长度3mm~6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层壁人字形扰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翼的宽度为0.4mm~0.8mm。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层壁人字形扰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孔和所述气膜孔的孔径为0.4mm~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35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