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23196.8 | 申请日: | 202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康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联众谊诚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7;C04B11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复合 集料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再生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再生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水泥200‑300份、掺和粉料32‑48份、活性再生微粉45‑70份,再生细骨料40‑60份、干沙35‑70份、憎水聚氨酯颗粒60‑90份、纤维20‑30份、防水剂5‑8份、阻燃剂7‑10份、减水剂6‑9份、早强剂3‑5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3份、水80‑100份;其制备方法为:现将憎水聚氨酯颗粒与阻燃剂跟部分水泥与水混合均匀后,再与剩余原料混合均匀。本申请的再生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可用做保温轻集料混凝土,其具有强度相对较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再生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轻集料混凝土又称轻质混凝土是指利用轻集料、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轻质混凝土。所谓轻集料是为了减轻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提高热工效果为目的而采用的骨料,其表观密度要比普通骨料低。
相关技术中把废旧聚氨酯颗粒作为轻集料制备混凝土,其制得的干拌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轻质、保温等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弹性模量较低,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和徐变也较大。
针对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添加聚氨酯颗粒的混凝土在使用时强度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干拌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包括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水泥200-300份、掺和粉料32-48份、活性再生微粉45-70份,再生细骨料40-60份、干沙35-70份、憎水聚氨酯颗粒60-90份、纤维20-30份、防水剂5-8份、阻燃剂7-10份、减水剂6-9份、早强剂3-5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3份、水80-100份;
其中,掺和粉料包括重量比为(3-4):(2-3):1的粉煤灰、矿粉、硅灰;
憎水聚氨酯颗粒由40-50ml质量浓度为0.38-0.42%聚二甲基硅氧烷水性乳液、40-50ml质量浓度为4-8%的甲基硅酸钠溶液先后对10-15g聚氨酯颗粒憎水改性制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建筑垃圾中的砖混垃圾制成活性再生微粉与再生细骨料,提高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利用率。聚氨酯颗粒表面为多孔结构,会吸收水以及浆料,对聚氨酯颗粒进行憎水处理,在聚氨酯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憎水膜,减少聚氨酯颗粒对水分的吸收,从而降低混凝土体系的吸水率,降低水胶比,提升混凝土强度;憎水聚氨酯颗粒与再生细骨料搭接交联形成稳固的空间网络结构,另外,活性再生微粉与掺和粉料复掺,使得粉体材料的颗粒级配进行了优化,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以及聚氨酯颗粒表面的空隙,减少了混凝土体系的孔隙率,提升了材料体系致密度,保证的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稳定;同时,硅灰能较好的降低试块的干密度、矿粉具有潜在的水硬性,可以和水反应,生成具有胶凝性能的物质,活性再生微粉以及再生细骨料与水泥配合,发挥了良好的二次水化“叠加效应”,生成新的水硬性产物,进一步提高了再生细骨料与水泥浆体之间的界面强度,促进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憎水聚氨酯颗粒的制备方法为:
1)将10-15g的聚氨酯颗粒浸泡在40-50ml质量浓度为0.38-0.42%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水性乳液溶液中,在真空条件下浸泡55-65min,过滤并留取固体物,将固体物在100-110℃条件下恒温烘干,得到一次改性聚氨酯颗粒;
2)将一次改性聚氨酯颗粒浸泡在40-50ml质量浓度为4-8%的甲基硅酸钠溶液中,浸泡55-65min,然后过滤并留取固体物,将固体物在100-110℃条件下恒温烘干,得到憎水聚氨酯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联众谊诚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联众谊诚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31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