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联合免疫细胞增强肿瘤杀伤能力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2831.0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于浩洋;李正成;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康生物制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46 | 分类号: | C07K16/46;A61K39/395;A61P35/00;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彭昶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免疫 细胞 增强 肿瘤 杀伤 能力 特异性 抗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能联合免疫细胞增强肿瘤靶向杀伤能力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结合在效应T细胞上表达的抗原的第一抗体部分和结合在靶细胞上表达的抗原的第二抗体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体部分和第二抗体部分通过纳米材料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纳米材料为生物可降解纳米材料;
优选地,所述纳米材料为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丁二醇丁二酸酯、聚苯胺、聚碳酸酯、乙丙交酯共聚物或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靶细胞是B细胞、癌细胞或病原体细胞;
优选地,所述靶细胞上表达的抗原为CD19、CD20、CD22、CD30、CD33、CD123、Muc1、Muc16、HER2、HER3、EGFRvIII、VEGFA、CEA、GPA33、GP100、ANG2、L1CAM、ROR-1、CS1、MICA或MICB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效应T细胞上表达的抗原为CD2、CD3、CD4、CD5、CD6、CD8、CD25、CD28、CD30、CD40、CD40L、CD44、CD45、CD69或CD90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靶细胞是B细胞、癌细胞或病原体细胞;
优选地,所述靶细胞上表达的抗原为碳酸酐酶IX、甲胎蛋白、α-辅肌动蛋白-4、A3、A33抗体特异性抗原、ANG2、ART-4、B7、Ba 733、BAGE、BrE3-抗原、CA125、CAMEL、CAP-1、CASP-8/m、、CCCL19、CCCL21、CD1、CD1a、CD2、CD3、CD4、CD5、CD8、CD11A、CD14、CD15、CD16、CD18、CD19、CD20、CD21、CD22、CD23、CD25、CD29、CD30、CD32b、CD33、CD37、CD38、CD40、CD40L、CD45、CD46、CD52、CD54、CD55、CD59、CD64、CD66a-e、CD67、CD70、CD70L、CD74、CD79a、CD79b、CD80、CD83、CD95、CD126、CD132、CD133、CD138、CD147、CD154、CDC27、CDK-4/m、CDKN2A、CS1、CXCR4、CXCR7、CXCL12、HIF-1α、结肠特异性抗原-p(CSAp)、CEA(CEACAM5)、CEACAM6、c-met、DAM、EGFR、EGFRvIII、EGP-1、EGP-2、ELF2-M、Ep-CAM、Flt-1、Flt-3、叶酸受体、G250抗原、GAGE、gp100、GPA33、GROB、HLA-DR、HM1.2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其亚单位、HER2/neu、HER3、HMGB-1、低氧可诱导因子(HIF-1)、HSP70-2M、HST-2、Ia、IGF-1R、IFN-γ、IFN-α、IFN-β、IL-2、IL-4R、IL-6R、IL-13R、IL-15R、IL-17R、IL-18R、IL-6、IL-8、IL-12、IL-15、IL-17、IL-18、IL-23、IL-25、IL-3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KC4-抗原、KS-1-抗原、KS1-4、L1CAM、Le-Y、LDR/FUT、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MAGE、MAGE-3、MART-1、MART-2、NY-ESO-1、TRAG-3、mCRP、MCP-1、MICA、MICB、MIP-1A、MIP-1B、MIF、MUC1、MUC2、MUC3、MUC4、MUC5ac、MUC13、MUC16、MUM-1/2、MUM-3、NCA66、NCA95、NCA90、胰腺癌粘蛋白、胎盘生长因子、p53、PLAGL2、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SA、PRAME、PSMA、PlGF、ILGF、ILGF-1R、IL-6、IL-25、ROR-1、RS5、RANTES、T101、SAGE、S100、存活蛋白、存活蛋白-2B、TAC、TAG-72、腱生蛋白、TRAIL受体、TNF-α、Tn抗原、汤姆森-弗里德里希抗原、肿瘤坏死抗原、TROP-2、VEGFA、VEGFR、ED-B纤连蛋白、WT-1、17-1A-抗原、补体因子C3、C3a、C3b、C5a、C5、血管生成标记物、bcl-2、bcl-6、Kras、cMET、致癌基因产物、HIV病毒、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抗甲氧西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ia)、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pyogene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淋病奈瑟氏菌(Neisseriagonorrhoeae)、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肺炎球菌(Pneumococcus)、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capsulatum)、B型流感嗜血杆菌(Hemophilis influenzae B)、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莱姆病螺旋体(Lyme disease spirochete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流产布鲁氏菌(Brucellaabortus)、狂犬病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I型单纯疱疹病毒、II型单纯疱疹病毒、人血清细小样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埃-巴二氏病毒、鼠白血病病毒、腮腺炎病毒、水泡性口膜炎病毒、辛德毕斯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疣病毒、蓝舌病病毒、仙台病毒、猫白血病毒、呼肠孤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猿猴病毒40、小鼠乳腺瘤病毒、登革热病毒、风疹病毒、西尼罗河病毒、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让氏锥虫(Trypanosoma rangeli)、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罗德西亚锥虫(Trypanosoma rhodesiensei)、布氏锥虫(Trypanosoma brucei)、曼森氏裂体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日本裂体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牛巴贝虫(Babesia bovis)、艾美耳球虫(Elmeria tenella)、旋盘尾丝虫(Onchocerca volvulus)、热带利什曼虫(Leishmania tropica)、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小泰勒虫(Theileriaparva)、泡状带绦虫(Taeniahydatigena)、羊绦虫(Taenia ovis)、牛肉绦虫(Taenia saginata)、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科氏中殖孔绦虫(Mesocestoides corti)、关节炎支原体(Mycoplasma arthritidis)、鼻支原体(M.hyorhinis)、口腔支原体(M.orale)、精氨酸支原体(M.arginini)、拉氏无胆甾原体(Acholeplasma laidlawii)、唾液支原体(M.salivarium)和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效应T细胞上表达的抗原为ADAM17、CD2、CD3、CD4、CD5、CD6、CD8、CD11a、CD11b、CD14、CD16、CD16b、CD25、CD28、CD30、CD32a、CD40、CD40L、CD44、CD45、CD56、CD57、CD64、CD69、CD74、CD89、CD90、CD137、CD177、CEACAM6、CEACAM8、HLA-DRα链、KIR、LSECtin或SLC44A2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康生物制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本康生物制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28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