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及排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2656.5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尧;叶玉明;陈谏;张弘辉;郑光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浩祥(福建)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02D19/22;E02D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雷永升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基坑 排水 结构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及排水方法,涉及房建施工的领域,包括集水井,所述集水井内设有护壁筒,所述护壁筒的外壁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为中空结构,所述安装块和护壁筒的外壁之间围合成空腔,所述安装块远离护壁筒的一侧上设有向远离护壁筒的方向延伸的渗水管,所述渗水管和空腔相连通,所述渗水管的外壁为多孔结构,所述护壁筒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空腔和护壁筒内腔的连接孔,所述护壁筒内设有抽水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集水井的出水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及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都会进行基坑开挖,在一些土体含水量较多或者地下水位高的基坑中,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容易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地基的稳固性以及施工质量,需要进行基坑排水工作。
参照图1,现有的排水方式通常是在基坑内的边缘开挖排水沟101,并且在排水沟101中开挖集水井1,在集水井1中还会安装水泥管作为井壁支护结构,使用过程中地下水能够从井底流入集水井1中,然后在集水井1中放置抽水泵,用于将水排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水泥管作为井壁支护结构以减少井壁坍塌的可能,地下水仅能够从井底流入集水井1中,出水效率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集水井的出水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包括集水井,所述集水井内设有护壁筒,所述护壁筒的外壁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为中空结构,所述安装块和护壁筒的外壁之间围合成空腔,所述安装块远离护壁筒的一侧上设有向远离护壁筒的方向延伸的渗水管,所述渗水管和空腔相连通,所述渗水管的外壁为多孔结构,所述护壁筒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空腔和护壁筒内腔的连接孔,所述护壁筒内设有抽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壁筒安装于集水井中后,安装块的远离护壁筒的一侧贴合于集水井的内壁上,能够对集水井的内壁进行支撑以防止坍塌的可能,渗水管插接于集水井的内壁上,使得地下水能够通过渗水管进入到空腔内,并且从连通孔流入护壁筒内,地下水也可以从集水井的底部流入护壁筒内,然后通过抽水组价将护壁筒内的水抽走,进行排水;集水井的侧壁和底部的水都能够流入护壁筒内,从而提高的出水效率。
可选的,所述抽水组件包括设于集水井底部的中心筒,所述中心筒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中心筒的侧壁沿中心筒的周向均匀开设有过水孔,所述转动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能够和过水孔重合的让位孔,所述抽水组件还包括设置于中空筒内的真空水泵,所述中心筒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沿中心筒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转动筒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能够和圆孔重合的吸气孔,所述让位孔和过水孔相重合时,所述吸气孔和圆孔相互错开,所述吸气孔和圆孔相互重合时,所述过水孔和让位孔相互错开,所述转动筒的上端和空腔之间设有吸气管,所述护壁筒内设有用于驱动转动筒间隔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水泵为水气两用的水泵,有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抽水,无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抽真空,中心筒上的过水孔和转动筒的让位孔重合时,圆孔和吸气孔相互错开,水能够进入到中心筒中,并通过真空水泵抽走。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筒转动时,让位孔和过水孔相互错开,吸气孔和圆孔相互重合,使得真空水泵在中心筒内产生负压,转动筒上端和空腔之间设有吸气管,从而使得空腔内也能够产生负压,从而提高地下水从渗水管流入空腔内的速率,提高排水效率;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筒间隔转动,从而使得抽气抽水间隔进行,提高出水效率的同时也不影响将水抽走。
可选的,所述吸气管包括支撑块以及沿支撑块的侧壁均匀设置的水平管,所述水平管沿支撑块的周向均匀设置且水平管的数量和圆孔一一对应,所述水平管远离支撑块的一端连接于护壁筒的上端内壁并和空腔相连通,所述吸气管还包括和水平管连接并抵接于转动筒上端面上的竖直管,所述竖直管和相邻的吸气孔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浩祥(福建)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浩祥(福建)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2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水自动灌装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