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社区驿站的智慧城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1798.X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5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魏瑞;唐佳;杨建仁;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云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16H50/30;G16H8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张凤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社区 驿站 智慧 城市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社区驿站的智慧城市系统,包括社区驿站系统模块、网关模块、云数据处理平台模块、智慧城市系统模块和客户端模块,网关模块的数量为三组,社区系统模块通过网关模块与云数据处理平台模块电信连接设置,智慧城市系统模块通过网关模块与云数据处理平台模块电信连接设置。该基于社区驿站的智慧城市系统,通过在社区驿站系统模块上设置养老服务模块和上门医疗模块配合客户端模块的老人信息登记模块对其社区内的人员进行实时登记,同时上门医疗模块对其社区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配合智慧城市系统模块的健康预警模块进行对比,从而一定程度上致使本产品能够对其社区人员的健康进行检测预警,从而有效的提高本产品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城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社区驿站的智慧城市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城市(Smart City)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然而,现有基于社区驿站的智慧城市系统不能对社区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预警;同时,如何整合利用社区现有资源与社区居民需求相结合,是目前建设与完善智慧城市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社区驿站的智慧城市系统,解决了现有基于社区驿站的智慧城市系统不能对社区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预警和如何整合利用社区现有资源与社区居民需求相结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社区驿站的智慧城市系统,包括社区驿站系统模块、网关模块、云数据处理平台模块、智慧城市系统模块和客户端模块,所述网关模块的数量为三组,所述社区系统模块通过网关模块与云数据处理平台模块电信连接设置,所述智慧城市系统模块通过网关模块与云数据处理平台模块电信连接设置,所述客户端模块通过网关模块与云数据处理平台模块互相调用,所述客户端模块通过网关模块依次与社区驿站系统模块和智慧城市系统模块互相调用;
所述客户端由社区驿站界面模块和智慧城市界面模块组成,所述社区驿站界面模块内置老人信息登记模块、扫码取件模块和医疗呼叫模块,所述社区驿站系统模块由快递存取模块、养老服务模块和上门医疗模块组成,所述智慧城市系统模块由用户信息登记模块、服务缴费模块和健康预警模块组成;
所述一种基于社区驿站的智慧城市系统的操作方法,所述基于社区驿站的智慧城市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用户信息登记模块录入使用者身份信息并上传至云数据处理平台;
步骤二:通过快递存取模块录入使用者信息;通过老人信息登记模块录入使用者信息并依次上传至云数据处理平台;
步骤三:养老服务模块利用医疗设备采集社区老人的血压、心率、血糖等生理信息并上传至云数据处理平台;
步骤四:上门医疗模块利用医疗设备采集社区人员的血压、心率、血糖等生理信息并上传至云数据处理平台;
步骤五:健康预警模块将其健康状态的数据信息上传至云数据处理平台;
步骤六:云数据处理平台对其上传的数据流进行分类判断并存储;
步骤七:云数据处理平台通过健康预警模块的健康信息数据判别社区人员录入信息的健康状态;
步骤八:云数据处理平台判别健康状态不好,则触发健康预警模块,健康预警模块发送信号于上门医疗模块;
步骤九:上门医疗模块对其社区人员进行身体状况的检查确定。
优选的,所述客户端内置处理器模块和存储器模块。
优选的,所述社区驿站系统模块内置处理器模块和存储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云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云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17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覆膜砂壳型铸造模具及工艺
- 下一篇:承载装置及承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