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基于涡流效应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涡轮叶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0601.0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0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卫;靳合龙;姜浩然;刘聪;周志豪;李立涛;陈钊鑫;谷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振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基于 涡流 效应 气膜孔 冷却 结构 涡轮 叶片 | ||
1.一种带有基于涡流效应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涡轮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基于涡流效应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涡轮叶片包括涡轮叶片本体(5)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涡轮叶片本体(5)内部的基于涡流效应的气膜孔冷却结构;所述的基于涡流效应的气膜孔冷却结构包括进气孔道(1)、热气孔道(2)、冷气孔道(3)和涡流室(4);其中进气孔道(1)的一端连接在涡流室(4)的一个侧面上,另一端连接涡轮叶片本体(5)中的内冷通道;热气孔道(2)和冷气孔道(3)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涡流室(4)上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冷气孔道(3)的另一端贯穿涡轮叶片本体(5)的外侧面后与一个气膜孔相接,热气孔道(2)的另一端贯穿涡轮叶片本体(5)的外侧面后与另一个气膜孔相接或直接连接涡轮叶片本体(5)中的内冷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基于涡流效应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涡轮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膜孔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扇形,与冷气孔道(3)相连接的气膜孔出口靠近位于其下游且冷却性能要求相对较高的壁面,而与热气孔道(2)相连接的气膜孔出口则靠近位于其下游且冷却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基于涡流效应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涡轮叶片,其特征在于:设置一个基于涡流效应的气膜孔冷却结构时,其具体位置需根据涡轮叶片的冷却要求来确定;设置多个基于涡流效应的气膜孔冷却结构时,多个基于涡流效应的气膜孔冷却结构在涡轮叶片本体(5)上以交错或沿涡轮叶片本体(5)弯曲弧线排布的方式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振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振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06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