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管逆向回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0342.1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3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罗川舟;赵小浪;胡继生;邓海林;李志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E21D9/00;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高观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向 回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顶管逆向回收施工方法,用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顶管掘进机的大直径顶管逆向回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工作井内横置受力扁担,通过焊接使其与工字钢相连接,形成反力架;
S2:在所述反力架设置千斤顶,通过千斤顶对顶管进行逆向后拉回收;
S3:顶管逆向回收的初始阶段,同步启动顶管掘进机的纠偏油缸,辅助逆向回收;
S4:顶管逆向回收过程中,通过顶管掘进机内环水道与立轴式岩心地质勘探钻机进行注浆加固,确保轨道上方土层的沉降可控;
S5:顶管逆向回收过程中,顶管掘进机向管节外壁同步向外压注触变泥浆,减少回收过程中土体的摩阻力;
S6:顶管的每节管节一一吊出,直至机头退出,对洞口进行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逆向回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和S2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安置千斤顶于顶管管节两侧偏下位置,左右对称安装;
S12:在顶管掘进机机头壳体位置两边各安置两条工字钢,连接部位假装厚筋板,焊接牢固;
S13:在工作井内横置受力扁担,并与工字钢相连接,形成反力架;
S14:调整千斤顶位置,使推力位置对称均匀置于扁担。
S15:用油管连接千斤顶及泵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管逆向回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纠偏油缸的数量为四个,在逆向回收初始阶段,同步启动四个纠偏油缸,将其状态整体调整为伸出,逼使机壳刀盘直接受力于岩面,故而反作用于顶管掘进机机身及后续管节上,起辅到助反推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管逆向回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顶管逆向回收时在机头前方采用高压注浆泵通过机内循环水道向机内冲注水泥,砂浆,膨润土混合液维持机头前方压力,保持沉降可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管逆向回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机头退出至洞门时停止后退,在顶管轴线每隔5m,采用地质钻孔,注入M7.5标号水泥砂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管逆向回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顶管掘进机退至洞口,在洞口位置采用双液注浆机从地面钻孔至机头地面位置,然后开始双液注浆,固化机头前方土体,待凝结强度上来,再退机头出来,同时砌筑砖墙封堵洞门,防止水沙漏出,所述双液为水泥和水玻璃混合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管逆向回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每一管节外壁上设置有一组注浆孔,每组的数量为六个且呈60°均分设置,每一注浆孔设置有独立阀门,顶管逆向回收时,每一注浆孔同步向外压注触变泥浆,使管外壁形成泥浆套,减少回收过程中的摩阻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管逆向回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触变泥浆由钠基膨润土、纯碱、CMC、浆液配比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03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模板振动平台
- 下一篇:一种水带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