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管孔洞修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19463.4 | 申请日: | 202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6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孙跃平;孙大为;梁修军;杨后军;朱丹华;马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管丽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168 | 分类号: | F16L55/168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 地址: | 3144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孔洞 修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管孔洞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使用热熔性材料制备片状补丁;S2具有中空部分的制备隔热片;S3热粘合:隔热片放置于孔洞周围,片状补丁覆盖中空部分;加热片状补丁,使用整平辊将处于微熔化状态的片状补丁按压在孔洞及其周围位置,使其贴合后平整;S4修剪:去除隔热片上多余的片状补丁,并冷却,再去除隔热片完成修补。采用加热热熔性片状补丁的方式使得片状补丁可以更好的与软管中的纤维相结合,增加结合的牢度。在片状补丁的边缘设置具有中空部分的隔热片,可以避免片状补丁边缘部分由于受热不够而粘合牢度不够的问题。并且可以避免片状补丁周围的软管受到高温的影响,避免其牢度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IPP软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软管孔洞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遭破坏或损坏的管道上,例如下水道和气体管道,采用树脂内衬软管经原位固化方法固化,已经成为修复地下管道非常成功的方法。这种非开挖式管道修复方法避免了需要挖掘地下管道而造成破坏地表结构,例如街道和建筑物。原位固化的方法包括首先在管道内部放置处于柔性状态的树脂内衬软管,并采用水压或空气的方式对树脂内衬软管施加压力,使其贴附于地下管道的内壁上,并保持压力至内衬软管内部以固化的形式变成刚性状态。是采用加热或紫外光固化的方法将树脂内衬软管内部的树脂固化,使其变成刚性状态。
在现有技术中,是通过一侧使用织物,另一侧使用聚合物片材制成内衬软管,织物被未固化的热固性或光固性树脂浸透。在现有技术中,是通过一侧使用织物,另一侧使用聚合物片材制成内衬软管,织物被未固化的热固性或光固性树脂浸透。在使用时织物在连接处的密封性较差,在从浸透树脂至进行固化需要运输、拖拽等操作,其中需要较长的时间。由于在施工完成后,树脂内衬软管的外表面会经过翻转形成地下管道的内表面,若发生树脂泄漏或渗透,对施工及修复质量造成影响。在制备CIPP软管或者在运输过程中,有可能会对无纺布遭到外力作用,使其表面形成孔洞,会对后续的施工和修复质量造成影响。如何地表面出现孔洞的CIPP软管进行修复,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管孔洞修补方法,能够快速并且牢固的对软管表面出现的孔洞进行修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软管孔洞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片状补丁:根据软管上孔洞的大小裁剪片状补丁;所述片状补丁所使用的材料为热熔性材质;
S2制备隔热片:根据孔洞大小来选择隔热片,所述隔热片具有中空部分;
S3热粘合:将隔热片放置于孔洞周围,使得孔洞位于隔热片的中空部分,将片状补丁置于已经放置有隔热的孔洞上,并保证片状补丁完全覆盖隔热片的中空部分;对片状补丁进行加热,并同时使用整平辊将处于微熔化状态的片状补丁按压在孔洞及其周围位置,并使其贴合后平整;所述微熔化时的温度为100-120℃;
S4修剪:去除隔热片上多余的片状补丁,并冷却,再去除隔热片完成修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片状补丁呈矩形,边长比孔洞最大直径最小大6c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热片呈回字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热片的中空部分的内边长比孔洞最大直径最少大4c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片状补丁为PU或PE材料,所述软管为CIPP纤维软管;所述隔热片为厚度不超过0.5mm的耐热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管丽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海宁管丽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94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