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19419.3 | 申请日: | 202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0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生;李彬;化栋;王恺;杨少平;管会芳;郭君仪;管素敏;王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海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72 |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靳建山 |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臭氧 催化 氧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级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及方法,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上端中间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工作箱下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出水口,所述工作箱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分别开设有第一内腔、第二内腔、第三内腔和第四内腔,通过第一活塞中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三活塞中的第二单向阀,使得气体可以单向进行流通工作,从而就可以充分进行氧化工作;通过水循环跟气循环,加快反应的时间,同时臭氧往复利用,更节约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第一圆柱滑轨和第二圆柱滑轨,方便第四活塞和第二活塞进行直线滑动工作,避免第四活塞和第二活塞发生偏移的现象,这样就避免了上齿条、下齿条或者第三齿轮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和水污染事件的频繁爆发,人们对于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愈发重视。国家通过制定更为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污水的达标排放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回收利用已变得刻不容缓。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在水处理领域,臭氧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从而使得水体脱色除臭,降低毒性。
现有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在投入使得用的时候,由于普通臭氧催化氧化过程中时间长,效率慢,所以就会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了成本,同时在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在长时间使得用的时候,因第三活塞和第二活塞发生的偏移现象,就会容易导致上齿条、下齿条和第三齿轮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了成本和容易导致上齿条、下齿条和第三齿轮的损坏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级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上端中间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工作箱下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出水口;
所述工作箱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分别开设有第一内腔、第二内腔、第三内腔和第四内腔,第一内腔通过第二通管与第三内腔连通,第二内腔通过第一通管与第四内腔连通,第一内腔的长度和第三内腔的长度相同,第二内腔的长度和第四内腔的长度相同,第一内腔和第三内腔的长度均大于第二内腔和第四内腔的长度;
所述工作箱的第一内腔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中间开设通孔,且通孔内部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流向由工作箱的中间内腔流至第一内腔,第一内腔左侧连通有干燥回收装置;
所述工作箱的第二内腔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柱滑轨,第二圆柱滑轨外壁套接有第二活塞,且第二活塞与第二内腔内壁滑动连接,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之间固定连接有上齿条;
所述工作箱的第三内腔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第三活塞中间开设通孔,且通孔内部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流向由第三内腔流至工作箱的中间内腔,第三内腔内壁左侧连通有臭氧发出器;
所述工作箱的第四内腔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滑轨,第一圆柱滑轨外壁套接有第四活塞,且第四活塞与第四内腔内壁滑动连接,第四活塞与第三活塞之间固定连接有下齿条;
所述工作箱后端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从前向后依次套接固定有第三齿轮和第五齿轮,且第三齿轮分别与上齿条和下齿条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前端固定连接有涡轮;
所述工作箱后端通过密封轴承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位于第三转轴左右两侧,第一转轴一侧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通过螺栓与工作箱后侧外壁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另一侧外壁套接有一号不完全齿轮.,第二转轴另一侧外壁套接有二号不完全齿轮.,一号不完全齿轮和二号不完全齿轮均与第五齿轮啮合,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外壁分别套接有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海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海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9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排、燃烧器及水加热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软管孔洞修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