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光引发自偶联的有机小分子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8289.1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清;王玲娜;张关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F9/6561 | 分类号: | C07F9/6561;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吴爱琴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光 引发 有机 分子 光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引发自偶联的有机小分子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公开的有机小分子光敏剂,在黑暗情况下为单体状态,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没有毒性,但在白光照射下会发生自偶联,伴随产生的活性氧对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能力。自偶联产物可发射长波长的荧光(650nm),且具有长滞留性,可进一步作为二次治疗的肿瘤定位与抑制药物,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光引发自偶联的有机小分子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癌症在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目前,在临床上主要有三种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尽管这三种治疗方法在癌症治疗中已获得了显著效果,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副作用。针对该现状,新的癌症诊断和治疗策略在近几年也不断地被提出和应用。光动力治疗就是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光动力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利用光敏剂和光照射治疗癌症的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它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光敏剂在光照下促使分子氧转为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从而达到破坏靶细胞和靶组织效应的一种治疗手段。目前大多数光敏剂都有其固有的缺点,如水溶性差、滞留时间短等。其中,滞留时间短会导致其在体内的实际作用剂量减少,大大降低光敏剂的治疗效果。因此,设计具有长细胞内滞留时间的光敏剂分子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光敏剂的不足,针对滞留时间短等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细胞内自偶联性质的分子作为新型光敏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新型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细胞内光引发自偶联性质的分子作为新型光敏剂,所述光敏剂为一种白光引发自偶联的有机小分子;
所述有机小分子,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所述有机小分子在黑暗情况下为单体状态,在白光照射下会发生自偶联。
上述式I所示的白光引发自偶联的有机小分子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由4,6-二溴噻吩并[3,4-B]噻吩-2-羧酸与1,5-二溴戊烷反应,得到式Ⅱ所示化合物;
2)由式Ⅱ所示化合物与三苯基膦反应,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
上述方法步骤1)的操作为:先将4,6-二溴噻吩并[3,4-B]噻吩-2-羧酸与碱混合,在有机溶剂中搅拌反应0.5~1h,加入1,5-二溴戊烷,继续搅拌反应12~24h,即可;
其中,所述碱具体可为碳酸钾;
4,6-二溴噻吩并[3,4-B]噻吩-2-羧酸与碳酸钾的摩尔比可为1:(4~10);
所述有机溶剂具体可为N,N-二甲基甲酰胺;
4,6-二溴噻吩并[3,4-B]噻吩-2-羧酸与1,5-二溴戊烷的摩尔比可为1:(3~6);
上述方法所述步骤2)中,式Ⅱ所示化合物与三苯基膦的摩尔比可为1:(3~6),
所述反应的温度可为90-110℃,具体可为100℃,所述反应的时间可为12~18h。
式I所示有机小分子作为光敏剂在制备采用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应用中,所述肿瘤为癌,所述癌具体可为肝癌、肺癌或宫颈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的药物,所述药物以式I所示有机小分子作为光敏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8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