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17756.9 | 申请日: | 202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易立富;王梓丞;李文涛;杨岗;杨捷;谭冠华;王坚强;戴宏;王光前;虞凯;王孔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27/04 | 分类号: | B61L27/04;B61L2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刘勋 |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运量 轨道 交通信号 系统 | ||
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本发明由下述部分组成:中央行调工作站、列车自动监控设备、列控/联锁一体化控制设备、中央联锁监控工作站,以上各部分设置于控制中心,并且中央行调工作站与列车自动监控设备连接,列控/联锁一体化控制设备与中央联锁监控工作站连接;设置于正线车站室内的目标控制(电子执行)设备,设置于正线车站室内的交换/基站设备,设置于车辆段室内的目标控制(电子执行)设备,设置于车辆段的交换/基站设备。本发明降低了信号系统的建设及运维成本,又减小对列车空间的占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低运量轨道交通新型信号系统架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等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其信号系统配置主要包括:控制中心设置一套中央列车自动监控设备,正线设备集中站和车辆段设置列车自动监控站级设备、联锁设备和列车自动防护设备(不纳入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车辆段不设置列车自动防护设备),每列车配置冗余结构的车载列控设备。图1为传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架构示意图。
目前,在国铁、地铁等大运量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公众出行的多元化需求,多种中低运量新型轨道交通应运而生,如悬挂式单轨、山地齿轨等。这些新型轨道交通在线网规模、运量等级、行车组织、车辆构造等方面与国铁和地铁等大运量轨道交通存在较大差异;其显著特征是:线路适应性强,单向运能一般不超过1.5万人次/小时,其运营管理要求集约化、简洁化和扁平化。
信号系统作为保证中低运量新型轨道交通列车安全、可靠、有序运行的关键系统,不仅要满足安全运营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系统架构以提高系统效率、控制工程投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充分满足需求的同时,具有高效和低成本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部分组成:
中央行调工作站、列车自动监控设备、列控/联锁一体化控制设备、中央联锁监控工作站,以上各部分设置于控制中心,并且中央行调工作站与列车自动监控设备连接,列控/联锁一体化控制设备与中央联锁监控工作站连接;
设置于正线车站室内的目标控制(电子执行)设备,连接有车站应急控制盘,所述目标控制(电子执行)设备通过通信网络与列车自动监控设备和列控/联锁一体化控制设备形成通信连接,并且与正线轨旁的基础信号设备形成通信连接;
设置于正线车站室内的交换/基站设备,其通过通信网络与列车自动监控设备和列控/联锁一体化控制设备形成通信连接,并且与正线轨旁设备中的车地通信地面设备形成通信连接;
设置于车辆段室内的目标控制(电子执行)设备,连接有车辆段应急控制盘,所述目标控制(电子执行)设备通过通信网络与列车自动监控设备和列控/联锁一体化控制设备形成通信连接,并且与车辆段轨旁设备中的基础信号设备形成通信连接;
设置于车辆段的交换/基站设备,其通过通信网络与列车自动监控设备和列控/联锁一体化控制设备形成通信连接,并且与车辆段轨旁设备中的车地通信地面设备形成通信连接。
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采用区域联锁取代现有的分散联锁,实现联锁设备区域集中控制,完成其管辖区域内的列车运行进路逻辑运算和处理,建立列车进路,向目标控制器发送基础信号设备的监控命令等;大幅减少联锁计算机设备和机房面积,降低建设及运维成本。
2、将地面列车运行自动防护逻辑运算处理设备与联锁逻辑运算处理设备集成为列控/联锁一体化控制设备,并采用控制中心或区域集中部署,可优化二者间接口,减少列控和联锁硬件设备,减少机房面积,降低建设及运维成本。
3、将车辆段线路纳入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将大幅提高车辆段的行车效率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77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