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枪直流充电桩集成控制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7283.2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1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朝;欧成杰;陈鑫;马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16;B60L53/31;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200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充电 集成 控制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枪直流充电桩集成控制模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左后端固定连接有分流器,箱体内腔的底部且位于分流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直流接触器,且箱体内腔底部的右后端固定连接有A枪熔断器。本发明将直流充电桩输出控制部分进行集成模块化,模块结构简单、插拔式设计、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安全、快捷、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和设备运行更稳定,同时,充电桩生产厂家可以在流水线上完成上述繁琐的作业流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当用户在使用时出现故障,把集成模块取出寄回充电桩厂家维护即可,避免了传统形式的出厂维护现象,降低了充电桩厂家的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枪直流充电桩集成控制模块。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充电配套设施无法跟上,充电桩需求量越来越大,充电桩设备厂商出货量的大增,给生产交付及成本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且电器要到充电桩内部安装,充电桩腔体狭窄不方便安装,不方便出厂时质量检验,电器、电缆外漏不美观,同时,后期运营时出现故障后不易检修,需要充电桩生产商派人出差到工程现场检修成本极高,检修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枪直流充电桩集成控制模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枪直流充电桩集成控制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枪直流充电桩集成控制模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左后端固定连接有分流器,箱体内腔的底部且位于分流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直流接触器,且箱体内腔底部的右后端固定连接有A枪熔断器,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主控板,箱体内腔的底部且位于主控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直流电能表,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且位于主控板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BMS供电电源,箱体内腔的底部且位于BMS供电电源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供电电源,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右前端固定连接有B枪熔断器,箱体右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大电流端子和第一大电流端子,且箱体的左侧设置有前盖板。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腔且位于主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扇,且风扇的数量为两个,同时,两个风扇之间为前后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前盖板通过松不脱螺钉与箱体连接,且松不脱螺钉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松不脱螺钉之间呈方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前盖板左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拉手,且拉手、前盖板和箱体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前盖板左侧的中端开设有电表观察窗,前盖板的左侧且位于电表观察窗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网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将直流充电桩输出控制部分进行集成模块化,模块结构简单、插拔式设计、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安全、快捷、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和设备运行更稳定,同时,充电桩生产厂家可以在流水线上完成上述繁琐的作业流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当用户在使用时出现故障,把集成模块取出寄回充电桩厂家维护即可,避免了传统形式的出厂维护现象,降低了充电桩厂家的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状态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前盖板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 A枪熔断器、3直流接触器、4分流器、5前盖板、6直流电能表、7主控板、8 BMS供电电源、9供电电源、10 B枪熔断器、11第二大电流端子、12第一大电流端子、13拉手、14电表观察窗、15网孔、16松不脱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72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