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牙周膜干细胞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6804.2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9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徐会娟;陈道林;陈龙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会娟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周膜 干细胞 培养基 及其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牙周膜干细胞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基础培养基、二羟丙茶碱、黄藤素、PDE 4抑制剂、谷胱甘肽、2‑巯基乙醇。本发明提供一种牙周膜干细胞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二羟丙茶碱、黄藤素、PDE 4抑制剂协同作用,刺激牙周膜干细胞分裂,有效提高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能力,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牙周膜干细胞,提高细胞的增值速度,为牙周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来源,并且本发明的培养基不添加动物血清,提高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牙周膜干细胞的培养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以传代培养得到的P3‑P5代细胞为培养对象,实现牙周膜干细胞的快速扩增,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细胞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牙周膜干细胞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牙周组织再生是治疗牙周病的有效途径和最终目的。然而,传统治疗、刮治、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只能消除病因,无法完全修复已丧失的牙周组织,疗效甚微。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研究者们将复合的种子细胞与支架的复合物移植到缺损部位,为被破坏的牙周组织的再生带来希望。
自2004年Seo等从牙周膜组织中分离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stem cells,PDLSCs)以来,该细胞就被认为是牙周组织工程的首选种子细胞,具有组我更新能力,能分化为牙周的三种组织: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一系列现有研究均证明PDLSCs是治疗牙周疾病的理想细胞。
传统的牙周膜干细胞培养需要添加胎牛血清,有引入异源血清携带的细菌、病毒的风险,再者血清培养的细胞产率、传代次数有限,极大限制了牙周膜干细胞的应用。牙周膜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需要足够数量的细胞,因此就要求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活性和增殖速度。对牙周膜干细胞的培养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虽然公开了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牙周膜干细胞,但是,目前的牙周膜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存在培养的细胞活性差,增殖速率慢等问题,不能满足牙周膜干细胞的科研或临床需求,因此提高牙周膜干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牙周膜干细胞培养基,成分明确,能有效实现牙周膜干细胞的体外快速扩增,为满足牙周膜干细胞的使用需求提供保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牙周膜干细胞的培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牙周膜干细胞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基础培养基、二羟丙茶碱、黄藤素、PDE 4抑制剂、谷胱甘肽、2-巯基乙醇。
进一步地,以培养基终浓度计,各组分的质量浓度为:二羟丙茶碱2.0-8.5μg/mL、黄藤素9.8-12.0μg/mL、PDE 4抑制剂5.0-10.0ng/mL、谷胱甘肽1.0-2.0μg/mL、2-巯基乙醇10.0-14.5μg/mL。
进一步地,以培养基终浓度计,各组分的质量浓度为:二羟丙茶碱4.5μg/mL、黄藤素11.0μg/mL、PDE 4抑制剂8.5ng/mL、谷胱甘肽1.5μg/mL、2-巯基乙醇13.0μg/mL。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培养基为DMEM/F12培养基。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牙周膜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培养的牙周膜干细胞接种于上述的培养基中,在37℃,5%CO2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进一步地,接种的牙周膜干细胞为传代培养至P3-P5代细胞。
进一步地,所述牙周膜干细胞的接种密度为1-2×104个/mL。
进一步地,在培养过程中每两天更换一次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会娟,未经徐会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68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小型全自动豆腐机
- 下一篇:可延长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