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6609.X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7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黄桥;左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丞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G01N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汪学品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检测 承载力 装置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其包括,底座、压紧机构一、压紧机构二、液压装置、触发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的压紧机构一、压紧机构二、液压装置、触发机构和检测机构设置于底座上,压紧机构一、压紧机构二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支撑板一、支撑板二、承载板、压板、手柄一、丝杆一、导向杆一、手柄二、丝杆二、导向杆二、导套一和导套二,通过转动手柄一、手柄二可调节承载板与压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夹持,建筑板材夹持后,液压装置对板材施加压力,接着触发机构触发传动并使检测机构对板材进行承载力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建筑进行施工前,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性,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承载力检测,目前对板材进行承载力检测大多数使用的是万能试验机,但是该设备采购价格较高,并且不便于搬运;
现目前一些建筑材料在施工现场的很难进行准确的判断其承载力大小,也有一些自制的小型压力设备,但是都很难去记录其破坏瞬间的数值,不能准确的推出建筑板材的承载力大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其包括:
底座、压紧机构一、压紧机构二、液压装置、触发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的压紧机构一、压紧机构二、液压装置、触发机构和检测机构设置于底座上,压紧机构一、压紧机构二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支撑板一、支撑板二、承载板、压板、手柄一、丝杆一、导向杆一、手柄二、丝杆二、导向杆二、导套一和导套二,所述的支撑板一、支撑板二设置于底座上,丝杆一竖直设置于支撑板二的一侧,丝杆一的一端与底座的底部活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板二的板面,手柄一固定套设于丝杆一的顶部,导向杆一竖直设置于支撑板一的一侧,承载板套设于丝杆一、导向杆一上,承载板呈水平布置,承载板的顶部竖直设置有导套一、导套二,压板水平设置于承载板的上方,丝杆二套设于导套一内,导向杆二竖直设置于压板的底部,导向杆二套设于导套二内,压板套设于丝杆二上,手柄二固定套设于丝杆二的顶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液压装置包括压柱和连接套筒,压柱处于液压装置的底部,连接套筒连接于液压装置的一侧,压柱处于板材的上方,底座上水平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与底座之间通过承载弹簧连接,板材与承载板接触并且处于承载板的上方,触发机构包括触发板、触头一、触头二、支板一、支板二和导柱,支板一、支板二设置于底座上且呈相对布置,导柱处于支板一与支板二之间,导柱设置有两个且呈平行布置,触发板呈竖直布置,触发板通过连接耳套设于两导柱上,触发板与承载板垂直,触头一设置于承载板的底部,触头一的顶面呈倾斜布置,承载板的边沿与触头一的斜面接触,触头二设置于触发板的顶部,触头二的底面呈倾斜布置并且与检测机构接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滑移杆、连接杆、连接板、引导杆、导槽、活塞杆、检测弹簧和刻度线,连接套筒上开设有滑槽,活塞杆匹配套设于连接套筒内,检测弹簧套设于连接套筒内,检测弹簧与连接套筒的端部相抵,活塞杆的端部与检测弹簧的端部相抵,滑移杆与活塞杆相连接,滑移杆穿过滑槽,连接杆竖直连接于滑移杆的顶部,连接杆与滑移杆的顶部弹性连接,引导杆竖直设置于连接套筒上,引导杆的顶部设置有外置台阶,连接板套设于引导杆上,连接板呈L型,引导杆上套设有引导弹簧,连接板的竖直板上开设有导槽,导槽与活塞杆平行,连接杆的顶部连接有记号笔,记号笔呈水平布置,记号笔的端部穿过导槽并且与连接套筒的壁部接触,刻度线设置于连接套筒的管壁处,连接杆的顶部与触发板的顶部触头二的底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丞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丞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66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