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6509.7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汪竞阳;张文凯;刘芳;梁桂杰;李望南;程晓红;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B82Y40/00;C23C18/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郝怀庆 |
地址: | 441053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纳米 阵列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提供一衬底;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1-戊醇中,然后加入柠檬酸钠水溶液,超声振荡溶解25~35min,形成透明的微乳液;
将去离子水与浓盐酸混合搅拌后,向其中加入钛酸四丁酯,混合形成钛源前驱液;
将所述微乳液和所述钛源前驱液混合,超声振荡搅拌25~35min后,将混合溶液倒入水热反应釜中;
将所述衬底放入所述水热反应釜中,使导电面朝下,然后密封所述水热反应釜并将其整体放入烘箱中,在80~130℃的温度下反应5~30h,反应结束后取出所述衬底并清洗、烘干,得到生长于所述衬底表面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所述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为金红石相二氧化钛;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1-戊醇中,然后加入柠檬酸钠水溶液,混合形成透明的微乳液的步骤中:所述柠檬酸钠水溶液中柠檬酸钠的浓度为0.2~0.4M/L,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与所述1-戊醇的体积以及所述柠檬酸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0.3~1g:3~10mL:100~200μL;所述微乳液作为后续二氧化钛晶核生成反应的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普通玻璃、ITO导电玻璃、FTO导电玻璃、金属片、硅片以及柔性聚合物薄膜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衬底的步骤,包括:
将基片分别在去离子水和乙醇中清洗后吹干,然后经过紫外臭氧处理,再放入至四氯化钛水溶液中,于65~75℃的温度下保温50~70min,然后取出所述衬底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再在420~500℃下保温20~30min,得到表面形成有二氧化钛种子层的衬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基片分别在去离子水和乙醇中清洗后吹干,然后经过紫外臭氧处理的步骤,包括:
将基片先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10~30min后,再在乙醇中超声清洗10~30min,然后取出用氮气吹干,再经过紫外臭氧处理25~35min。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氯化钛水溶液中四氯化钛的浓度为1.5~2.0M/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去离子水与浓盐酸混合搅拌后,向其中加入钛酸四丁酯,混合形成钛源前驱液的步骤中:
所述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38%,所述去离子水、浓盐酸和钛酸四丁酯的体积比为5~10mL:5~10mL:150~250μ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去离子水与浓盐酸混合搅拌后,向其中加入钛酸四丁酯,混合形成钛源前驱液的步骤,包括:
将去离子水与浓盐酸混合搅拌后,向其中加入钛酸四丁酯,混合搅拌并结合超声振荡4~6min,形成钛源前驱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未经湖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65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