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重金属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16467.7 | 申请日: | 2021-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6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龙;张伟强;刘冠杰;钟犁;张庆;吕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C10/10 | 分类号: | F23C10/10;F23C10/18;F23C10/26;F23C10/28;F23J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重金属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重金属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用于存储吸附剂的药仓,药仓的底部出口分别通过炉前输送管道和炉后输送管道连接至炉膛的底部,所述炉膛的上部一侧连接至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连接至炉后输送管道,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连接至尾部烟道,所述尾部烟道的出口端连接有环保排放装置,所述炉膛的顶部连接至环保除尘装置,所述炉膛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渣系统及给煤系统。本发明可有效降低火电厂排放烟气的重金属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吸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重金属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由于具有可迁移性、生物累积性和高危害性等特征,已经是继粉尘、SO2和NOx之后的燃煤第四大污染物,并逐渐成为近年来的关注热点。煤中砷、硒、铅元素受热挥发成气态重金属,气态重金属可与烟气组分发生均相反应进而发生形态变化,同时还可通过与无机矿物的非均相反应等过程生成颗粒态重金属,部分重金属最终以细微颗粒及气相游离态排入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重金属控制系统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可有效降低火电厂排放烟气的重金属浓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重金属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存储吸附剂的药仓,药仓的底部出口分别通过炉前输送管道和炉后输送管道连接至炉膛的底部,所述炉膛的上部一侧连接至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连接至炉后输送管道,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连接至尾部烟道,所述尾部烟道的出口端连接有环保排放装置,所述炉膛的顶部连接至环保除尘装置,所述炉膛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渣系统及给煤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药仓的底部出口通过旋转给料装置连接至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分别连接至炉前输送管道和炉后输送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给料装置采用星型给料机或叶轮给料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出口端设置有三通,所述三通的出口分别连接至输送管道及药仓的底部锥斗。
进一步地,所述药仓的底部锥斗的内侧周向上设置有气化装置,所述气化装置与所述三通的一个出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的入口及两个出口均设置有控制阀门,三个控制阀门共同组成控制阀门组。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道、炉前输送管道和炉后输送管道内侧均设置有防磨层。
进一步地,所述药仓的顶部设置有除尘器。
进一步地,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连接有返料装置,所述返料装置连接至炉后输送管道。
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重金属控制方法,药仓中的吸附剂通过炉前输送管道送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在炉膛发生吸附反应后经旋风分离器及尾部烟道送至尾部环保排放装置,旋风分离器对于烟气中的飞灰能够进行有效补集并汇同炉后输送管道输送的吸附剂送回炉膛燃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将重金属吸附剂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通过吸附剂的吸附团聚作用有效降低烟气中的重金属含量,减小燃煤电厂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该系统可充分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时间长、燃烧温度稳定等优点,结合重金属吸附脱除原理,降低烟气中的重金属含量,使燃煤电厂提供更加清洁可靠的绿色电力。
进一步地,为防止吸附剂粘附药仓底部锥斗,阻碍吸附剂正常给料,药仓锥斗位置应增加气化装置,气化装置气源由风机提供,由控制阀门组调节气量。
进一步地,为便于向药仓填装吸附剂,药仓顶部安装有除尘器,加药前打开除尘器,药仓内带压空气由除尘器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64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