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控制阀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5802.1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海;雒平;杨林;徐静;刘鸿;王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控制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阀和空调器,包括阀体、静盘、动盘、传动组件和可调力矩件,所述静盘固定设置在所述阀体的管腔中,所述静盘在所述阀体径向截面上的投影分为多个等分的扇形区,所述扇形区内开设有贯穿所述静盘的通风孔,所述动盘具有轮毂和扇叶,且所述轮毂与所述阀体转动连接,所述扇叶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所述轮毂的四周,且所述扇叶的一端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扇叶具有相对设置的扇叶面和底面,所述底面较所述扇叶面靠近所述静盘设置,所述扇叶面与所述阀体的径向截面的夹角为α,30°<α<60°,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动盘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力矩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动盘的力矩传递给所述可调力矩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量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量控制阀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在使用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时,最需要的是对室内机出风量恒定的 控制,如果风量太小或者不恒定都会导致制冷、制热送不出来,进而导致空调 器的制冷、制热效果差。目前的空调器室内机都是采用恒转速控制风量的,尽 管理论上讲,恒转速对应的应是恒风量,但实际上,空调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受 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出风量不恒定。
影响室内机风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1)滤网的厚度以及恒风量程度;(2) 导风条角度太小导致出风不顺畅;(3)制冷、制热导致蒸发器温度变化从而引起 风阻变化。鉴于此,在对空调器恒风量控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有人提出通过 在恒转速条件下检测风机的功率,并与没有达到恒风量时的风机功率基准对比, 通过风机的功率变换判断空调器是否需要进行转速补偿,以实现恒风量控制。 但是,在空调器实际工作过程中,风机在同转速下所消耗的功率,除了受滤网 脏堵、导风角度影响、制冷和制热等因素引起的风阻变化之外,还会受到空调 器电源电压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仍然无法准确地检测风阻变化情况。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流量控制阀,以使流量控制阀的出风量恒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阀和空调器,以解决现有的流量控制 阀和空调器控制精度不高、响应范围不宽和体积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静盘、动 盘、传动组件和可调力矩件,所述阀体呈圆管状,所述静盘固定设置在所述阀 体的管腔中,所述静盘在所述阀体径向截面上的投影分为多个等分的扇形区, 所述扇形区内开设有贯穿所述静盘的通风孔,所述动盘具有轮毂和扇叶,所述 轮毂和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阀体的管腔中,且所述轮毂与所述阀体转动连接, 所述扇叶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所述轮毂的四周,且所述扇叶的一端与所述轮毂 连接,所述扇叶具有相对设置的扇叶面和底面,所述底面较所述扇叶面靠近所 述静盘设置,所述扇叶面与所述阀体的径向截面的夹角为α,其中,30°<α<60°,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动盘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 可调力矩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动盘的力矩传递给所述可调力 矩件。
可选的,所述扇叶的底面与所述阀体的径向截面平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静盘呈平板状。
可选的,所述扇形区中的所述通风孔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通风孔在所述 阀体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的面积等于所述扇形区的面积的二分之一。
可选的,所述通风孔呈扇形。
可选的,所述扇叶在所述阀体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的形状与所述通风孔的 形状和大小相同。
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绳,所述传动绳的一端与所述轮毂的外周 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力矩件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套设在所述传动绳上。
可选的,所述可调力矩件为恒力矩弹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流量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5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