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5254.2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4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洪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瓴科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抑制 低压 线性 稳压器 电路 | ||
1.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缓冲级电路和输出调整级电路,所述输入缓冲级电路的电源接输入电压VIN,所述输入缓冲级电路输出端接输出调整级电路输入端,所述输出调整级电路输出端接输出电压VOUT,所述输入缓冲级电路包括放大器AMP1和功率管M1,所述放大器AMP1的负向输入端与参考电压V1相连接,所述放大器AMP1的正向输入端与输入缓冲级电路输出电压V2端相连接,所述放大器AMP1的输出端与功率管M1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功率管M1的源极和衬底与输入电压VIN相连接,所述功率管M1的漏极与输入缓冲级电路输出电压V2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调整级电路包括放大器AMP2、功率管M2、分压比例电阻R1和R2、输出负载电容C2和线性稳压器的输出负载电阻Rload,所述放大器AMP2的负向输入端与参考基准电压VREF相连接,所述放大器AMP2的正向输入端与中间电压V3端相连接,所述放大器AMP2的输出端与功率管M2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功率管M2的源极和衬底与电压V2端相连接,所述功率管M2的漏极与输出电压VOUT相连接,所述分压电阻R1的第一端与输出电压VOUT相连接,所述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与中间电压V3端相连接,所述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与中间电压V3端相连接,所述分压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输出负载电容C2的第一端与输出电压VOUT相连接,所述输出负载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输出负载电阻Rload第一端与输出电压VOUT相连接,所述输出负载电阻Rload第二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缓冲级电路还包括旁路电容C1,所述旁路电容C1一端与输入缓冲级电路输出电压V2端相连接,所述旁路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用以将输入缓冲级电路输出电压V2的高频噪声信号泄放到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AMP1连接成负反馈结构,将参考电压V1和输入缓冲级电路输出电压V2钳位相等,使输入缓冲级电路输出电压V2等于电压V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AMP2连接成负反馈结构,将参考基准电压VREF与中间电压V3钳位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管M1和功率管M2均为PMOS功率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瓴科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瓴科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52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管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盗中压单芯非铠装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