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光斑光栅衍射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14602.4 | 申请日: | 202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8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雯雯;章王子涵;张聪;陈航;陈绪兵;张靖宇;聂卫平;方昕毅;于宝成;唐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K26/073 | 分类号: | B23K26/073;B23K26/21;B23K26/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晓彤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光斑 光栅 衍射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形光斑光栅衍射系统,包括初步整形装置和二次整形装置,初步整形装置竖直设置,其上端设有内外贯穿的用于连接激光器的光纤接口,下端设有内外贯穿的出口,且初步整形装置的一侧上设有内外贯穿的开口,激光由光纤接口射入,经初步整形装置一次整形后反射至开口处;二次整形装置固定安装在开口处,用于对一次整形后的激光进行二次整形,并反射回初步整形装置,二次整形后的激光经初步整形装置反射后由出口射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可实现激光的多次整形及调整,以便获得所需要的异形光斑,从而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光斑光栅衍射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锡焊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的一种高效精密焊接方法,在电子装联领域,特别是在高端电子装联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零件尺寸越来越小,引脚间距也变得更小,以往的工具已经很难在细小的空间操作。由于激光锡焊具备热影响区小、热应力低、加热集中迅速、焊接精度和焊接效率高等优良特性,可以良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因而在电子装联领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
光学系统作为激光锡焊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结构将对整个激光锡焊系统的产品性能及工作效率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现有的光学系统往往只能产生圆形光斑,难以满足焊接异形焊盘或狭窄区域的需要。若采用圆形光斑焊接异形焊盘,则焊盘可能会因为受热不均匀而脱落,极大地影响了焊接效率与焊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异形光斑光栅衍射系统,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异形光斑光栅衍射系统,包括初步整形装置和二次整形装置,所述初步整形装置竖直设置,其上端设有内外贯穿的用于连接激光器的光纤接口,下端设有内外贯穿的出口,且所述初步整形装置的一侧上设有内外贯穿的开口,激光由所述光纤接口射入,经所述初步整形装置一次整形后反射至所述开口处;所述二次整形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口处,用于对一次整形后的激光进行二次整形,并反射回所述初步整形装置,二次整形后的激光经所述初步整形装置反射后由所述出口射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焊接时,激光器固定安装在光纤接口处,并发射激光;激光由光纤接口射入,经初步整形装置一次整形后反射至开口处;二次整形装置对一次整形后的激光进行二次整形,并反射回初步整形装置,二次整形后的激光经初步整形装置反射后由出口射出,以对加工件进行激光处理,实现激光的多次整形处理,以便获得异形光斑。本发明结构紧凑,可实现激光的多次整形,以便获得所需要的异形光斑,从而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使用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初步整形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光纤接口和所述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外壳的一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外壳实现对各个部件的安装及保护。
进一步,所述初步整形装置还包括两个光学组合镜片,两个所述光学组合镜片上下间隔分布在所述外壳内,且其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向着二者之间倾斜延伸,并相互垂直;所述开口位于两个所述光学组合镜片另一端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两个光学组合镜片分布合理,有效改变激光的线路,以便实现激光的多次整形。
进一步,还包括反射装置和光学调节装置,所述反射装置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内外贯穿的入口和射出口,且其一侧设有内外贯穿的通孔;所述初步整形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射装置的顶部,且所述出口与所述入口连通,二次整形后的激光由所述入口射入所述反射装置内,经所述反射装置反射至所述通孔处;所述光学调节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处,用于调节由所述反射装置反射的二次整形激光,并将调节后的激光送至所述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反射调节后的激光并由所述射出口射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4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