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2893.3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3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邹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爱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7/2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商用 转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柱管带中间轴总成、转向器、转向垂臂、转向直拉杆、左右转向节以及设在左右转向节之间的横拉杆,还包括一对连接拉杆,所述转向直拉杆与一侧的转向节铰接相连,每侧的转向节与横拉杆对接端之间通过对应的连接拉杆铰接相连,转向器上设有电动助力结构。采用断开式转向梯形结构的电动循环球式转向系统,其能提供的助力相对电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大,可以给前轴载荷在1.6吨‑3吨车辆提供可靠转向助力,不需要采用高价的电动液压泵,从而系统零件成本低,没电动液压泵需要的高能耗,因没有转向液,不存在漏油渗油问题;并且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转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系统,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其通过转向盘及相关的转向传动及执行机构来控制转向轮的绕主销的转动来实现汽车的转向,这就是汽车最基本的转向功能。转向系统梯形结构存在两种:一种是整体式的梯形结构,其与非独立悬架搭配,是一种循环球转向器搭配整体桥式结构;另外一种是断开式的梯形结构,其与独立悬架搭配,是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搭配副车架式结构。转向系统有两种助力形式:一种是液压助力,它利用转向油泵推动转向液产生助力作为转向系统的来源;一种是电动助力,它利用电动机产生的力矩作为转向系统的助力来源。
目前,在轻卡轻客等轻型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同样主要存在以上两种转向梯形结构和助力形式,当悬架形式确定为独立悬架时,由于运动机理只能选择断开式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但因电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只能满足最大1.6吨前轴载荷车型,超过该轴荷时只能选择如图3所示液压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液压的存在高成本高能耗问题,系统零部件多,装配和维修难,存在漏油渗油等质量问题,且不环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其不需要电动液压泵能提高较大转向助力,稳定可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柱管带中间轴总成、转向器、转向垂臂、转向直拉杆、左右转向节以及设在左右转向节之间的横拉杆,还包括一对连接拉杆,所述转向直拉杆与一侧的转向节铰接相连,每侧的转向节与横拉杆对接端之间通过对应的连接拉杆铰接相连,转向器上设有电动助力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器为电动循环球转向器。
所述转向垂臂和转向直拉杆之间、转向直拉杆与转向节之间、转向节与连接拉杆之间以及连接拉杆与横拉杆之间均为球头销铰接相连。
所述连接拉杆为可调节长度的拉杆结构。
还包括一对横摆臂和一对横摆臂支撑旋转轴总成,一侧的横摆臂支撑旋转轴总成通过对应的侧的横摆臂与横拉杆端部铰接相连。
所述转向节为U型转向节,转向直拉杆与U型转向节内端铰接相连,连接拉杆的外端与U型转向节外侧本体铰接相连,连接拉杆的内端与横拉杆铰接相连。
所述连接拉杆的内端与横拉杆端部前方铰接相连。
所述横摆臂与横拉杆端部铰接处位于连接拉杆的内端与横拉杆端部铰接处的外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为断开式转向梯形结构的电动循环球式转向系统,其能提供的助力相对电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大,可以给前轴载荷在1.6吨-3吨车辆提供可靠转向助力,不需要采用高价的电动液压泵,从而系统零件成本低,没电动液压泵需要的高能耗,因没有转向液,不存在漏油渗油问题;并且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转向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爱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爱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2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