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导离体山药微型块茎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12608.8 | 申请日: | 202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滨;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宽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46 | 代理人: | 巫丽青;宁霞光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山药 微型 块茎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离体山药微型块茎的方法,取山药叶子直接接种在微型块茎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块茎诱导。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将叶子一步诱导成微型块茎,操作简便,增加扩繁系数,并可将山药组培苗废弃的叶子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导离体山药微型块茎的 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属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植物,瑞昌山药为江西九江市的传统特色蔬 菜产品,其块茎富含淀粉、糖、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 具有很强的健脾、益肾、养肺之功效,是一种兼具菜、药两用的上等佳品, 素有“江南人参”之誉。目前,山药多采用块茎切断的方式进行繁殖培养,但长 期使用块茎切断的繁殖方式容易造成品质退化,产量降低,甚至品种变异, 导致部分本地优良品种山药被放弃。因此,合理利用山药资源,因地制宜,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重新建立优良山药的再生体系,保存品种优良品质, 扩大繁殖系数,不仅可以保护并保存地方山药品种资源,对推动江西瑞昌山 药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山药组织培养技术主要采用茎段成苗和叶片诱导愈伤成苗,之后再 利用无菌苗诱导微型块茎。山药茎段成苗技术,主要采用带芽茎段作为外植 体,切割下来的叶子正常不用;山药叶片诱导愈伤成苗,一些品种愈伤诱导 时间长且易褐化,不容易分化。据相关文献报道,目前离体的微型块茎主要 通过无菌苗诱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发明一种山药叶子直接诱导离体微型块茎的方法, 缩短组培周期,增加山药组培快繁途径,提高材料利用率。
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诱导离体山药微型块茎的方法,取山药叶子直接接种在微型块茎诱 导培养基中进行块茎诱导。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块茎诱导培养基由基本培养基加一种或多种植物生 长调节剂而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中任何一种。
优选地,所述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包括但不限于:2,4-D和6-BA的 组合。
更优选地,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4-D和6-BA的组合时,2,4-D的浓 度为2mg/L,6-BA的浓度为0.3mg/L。
更优选地,所述基本培养基含有浓度为0.1%香豆素。
进一步地,所述基本培养基配方为:1/2-3/2MS+蔗糖3%-6%+琼脂粉0-7 g/L+香豆素0.1%。
优选地,其培养条件为温度25~28℃,50~60μmol·m-2·s-1,光周期10h/d。
优选地,所述山药叶子采用山药组培苗的叶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将叶子一步诱导成微型块茎, 操作简便,增加扩繁系数,并可将山药组培苗废弃的叶子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A1实验处理山药叶子生长情况;
图2显示为A2实验处理山药叶子生长情况;
图3显示为A3实验处理山药叶子生长情况;
图4显示为A4实验处理山药叶子生长情况;
图5显示为A5实验处理山药叶子生长情况;
图6显示为A6实验处理山药叶子生长情况;
图7显示为A7-12实验处理山药叶子生长情况;
图8显示为A13-18实验处理山药叶子生长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26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